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后疫情时代冷链物流怎么嬗变?

发布时间:2020-04-24 16:17:23 中国水运报

冷链物流这几年的发展虽然在部分区域、城市、行业领域形成相对集中的头部企业,但是与公路零担物流相比,规模依旧相对较小、雷声大雨点小。冷链物流分布格局与公路物流区域小霸王的布局十分相似,由于特殊性,冷链物流在获客渠道上相对单一、同时资产属性较重、部分企业的投入动力明显不足。

随着人们对于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以及这次疫情带来的生鲜电商的再次爆棚、冷链物流也再次走到幕前。由于生鲜产品呈现越来越高的保温保鲜要求,导致冷链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溯源体系以及冷链技术的运用方面。从前端产地、中端流通生产、仓储、分拣、包装、运输、溯源、再到终端入库、小包装出库、直到末端的签收、长链的组合模式的转运与联运,这些都是冷链物流的关键。其中,全程温湿度的透明化要求越来越迫切。

冷链企业分布较为分散

冷链物流一直处于物流行业发展的中下游,分布较为分散,简单看下目前的冷链物流企业大致分类,主要从经营模式进行区分。目前冷链物流企业基本特征为——民营企业居多,规模20亿元左右到顶,城市型居多,哑铃状为核心(区域与城市服务为主)。

运输型企业,主要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干线、区域、城市配送、拥有一定的仓储能力,固定客户群体定制化服务,代表企业包括双汇、拓领、浩嘉、昊锐等等。

仓储型企业,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低温货物存储、保管、中转等服务,代表企业包括万玮、普菲斯、大昌行、宇培等等。

配送型企业,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化业务,具有区域和城市属性,具有城市话语权、商超核心载体,代表企业包括快行线、中柱、雪王子、华夏易通等。

综合型企业,从事低温仓储、干线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代表企业包括顺丰、京东、荣庆、领鲜、中外运等等。

供应链型企业,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物流合一、从采购到终端提供运输、加工、仓储、配送等业务,代表企业有九曳、辉源、良中行等等。

互联网+企业,以大数据、物联网技术、IT以及设备为支撑,提供金融、物流、构建互联网+冷服务,代表企业有码上配、赤途联盟等等。

政策扶持频率日益密集

近年来冷链政策发布频率越来越密集,按照不同属性、针对性强、同时针对不同企业在不同领域支持程度完全不同。针对行业的问题,政策对症下药,这也意味着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发布,冷链物流将迎来新的机遇发展期。

当下冷链相关政策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第二类是便利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第三类是促进农副产品流通的相关政策。加快冷链物流体系的相关政策、主要是制定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细分冷链物流、促进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发展,(比如从业人员的准入、培训、设备的标准与准入、溯源体系的搭建等);便利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是从税收、供电、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为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比如各省市的补贴,尤其是政策的支持,土地的支持等等);促进农副产品流通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与农产品、乳制品等农副产品相结合,为促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高农副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与冷链运输相关的具体政策,(比如绿色物流、比如产地的前置仓,如山东的利群集团的田间产地与店的标准周转箱、比如光明乳业的领鲜物流等等)。

2020年2月5日,作为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发布。在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其“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部分的“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条目中指出:“将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政策针对性越来越强、定制的支撑力是否会能刺激行业快速发展与规范?这需要头部企业快速启动。然而,当下的冷链物流现状不足以支撑高速发展的需求。

冷链物流发展较慢的原因

冷链物流与公路零担物流相比,相对发展较慢的原因在于——

冷链物流很长时间内的模式依然是直营模式,尤其对于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加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在冷链物流的溯源上是有争议的,所以轻运营的模式是否可以引爆冷链物流,则需要有吃螃蟹的勇气。

冷链物流相对公路零担物流而言资产相对较重,冷藏车辆的成本按照行业的标准,付出成本大致是普通物流车辆1.5倍左右,仓储要求也更严格,温湿度的要求也更严格,对于部分高端医药、食品物流需要的温度区间更是严苛,需要实施打印交接数据,仓储设备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规模化的冷链企业大多数拥有自己的冷链物流体系、自建物流较多、对于社会化冷链企业的需求基本都是补齐短板,比如单一的干线运输、部分城市的商超配送等,外包服务比例相对较低,同行业间的资源无法形成共享,尤其是涉及流通的商业主体的冷链客户。

冷链物流路由设计与公路零担物流的路由设计选址也是有着本质差异,相互间的批量、频次、运输方式完全不同、这就是在前面所说的哑铃状发展,导致冷链物流仓储、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冷链讲究布局前置仓、分拨仓储相对较少(电商商超除外),服务群体以C端为主、都是按照服务社区半径设置。

冷链行业五大展望

冷链物流经过多年发展,这些年的行业更迭较慢,大多数的投融资在冷链行业与公路物流相对比较少,行业内的头部企业相对集中,规模集中在20亿元—30亿元之间(冷链收入),同时仓储的核心功能载体大多数也租赁为主,整车运输为主,冷链零担相对较少,时效与成本的匹配度相对较差。疫情后的冷链物流,有可能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核心战略场景崛起:冷链物流的发展加快步伐,核心战略场景将在国家政策驱动与市场驱动下快速崛起,尤其是冷仓网(库网)、运力网、信息网,将成为三核心战略,相互协同是真的核心。今天我们能看到诸多的冷链企业在积极地搭建三个核心场景,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三个核心是需要企业真金白银投入,需要大量的资本化能够助推行业发展,当下的冷链企业的投融资由于涉及的标的物要么名花有主,要么就是因为模式不能引起资本的足够兴趣,无法快速的资本化,依托自身的利润驱动,驱动力相对较弱,无法快速依托资本的能力借力发展,冷链物流需求与冷链物流现状的关系是矛盾的。

整合并购大门打开:当下行业,冷链企业还是处于高度分散,整体的规模占比相对较小,同时行业的集中度与公路快运等相比差距非常大,此次危机过后,行业势必会迎来一波行业颠覆,整合的速度会加快,行业内的企业还是属于处于冷链物流的第一阶段,以运输为主,缺少相对能力附加值更高的行业解决方案,未来行业整合并购将会启动。

相互融合的机会大大增加:优势资源企业由于需求的增加,谁也不愿意放弃可能到手的蛋糕、冷链体系的自建与运营也随着需求产生、典型的案例当属曾经顺丰与淘宝的一次摊牌、冷链的致命短板暴露无疑,冷链体系的建设在电商平台运营商来讲是必须的,无论是合作还是自建,所以优质的企业一旦跨界进入,相互间的PK在所难免。

技术驱动冷链高速发展:技术是冷链发展的关键环节、从最初的定位功能到今天的溯源体系,再到运载工具蓝牙打印,再到仓储的技术升级升级,冷链技术已经成为冷链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持者,从信息系统的研发,硬件设备的投入、智能化的改善、无人化的运用、全程产业链的透明化等等,更加开放协同的冷链场景与冷链技术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未来核心。

资本化将是冷链企业快速规模化的关键路径:从冷库网、冷藏运力网、冷链信息系统链接的三网独立,核心能力价值最大化、基本都是重资产投入、最后呈现形式就是“整合",集中推动的规模化、网络化带来成本效率和服务的优势并形成不断强化的交易闭环,冷链生态圈正在快速形成。所有进步包括资本化、科技创新都是推动物流企业头部化的助力器。

冷链物流经过这么多年惨烈地打拼,该沉淀的都已经基本形成、冷链市场的格局在今天看依旧是高度分散的,头部企业的快速资本其实并没有完成行业的快速更迭,行业的空间巨大。后疫情时间,有理由相信冷链物流必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必将迎来一轮新的蓬勃期。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