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云南】打造物流强省发展枢纽经济 现代物流体系辐射全国链接南亚东南亚

发布时间:2024-06-13 09:42:02 中国交通新闻网

报关、装箱、发运……一列满载着蔬菜、鲜花、电子产品、光伏组件等货品的“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驶出,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疾驰,从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出境,次日便抵达老挝万象南站。

今年1月至5月,中老铁路累计开行货运列车7578列,运输货物836.8万吨,同比增长15.1%。今年以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需求旺盛,“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开行规模稳步扩大,运行时效稳定在26小时;“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运输新模式更是将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的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为健全完善辐射全国、链接南亚东南亚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新发展格局下打造物流强省发展枢纽经济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22项重点任务,在建平台、育主体、扩规模、降成本、畅通道、促合作上持续发力,加快培植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物流强省,发展枢纽经济。

统筹对接铁公水空资源

目前,中老铁路运输服务网络已辐射至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国内31个省(区、市)的主要城市,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间的经贸往来。

《意见》提出,加大物流企业招引力度,支持嵌入云南省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参与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沿线物流开发、建设、运营,联合打造国际国内班列运营平台,搭建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大宗物资供应、干线运输、仓储装卸等综合物流服务;支持联合组建省级运营平台,加强与通道沿线省、市合作并推动设立区域运营平台,统筹对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资源,积极构建跨区域多式联运体系,培育打造“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品牌。

为提升运输效率,云南将实施集疏运设施补短板工程,补齐国家物流枢纽、关键物流节点多式联运转运设施、铁路专用线等短板;探索整合港口码头、铁路物流中心等业务信息,搭建集疏运信息平台;培育发展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公铁联运、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水富港公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品牌,推动滇越海铁联运提质扩量。

《意见》明确,立足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老、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强化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组织作用和枢纽间协同联动,加强各类交通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系统推进枢纽建设和功能提升。其中,昆明重点结合国际陆港建设,培育王家营、桃花村、磨憨三大铁路货运枢纽集群;大理重点依托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区域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昆明(磨憨)、红河(河口)、德宏(瑞丽)重点提升跨境公铁联运能力。

跨区域合作助力“云品出滇”

彩云之南,不仅因为美丽的风景成为不少人向往的地方,鲜切花、果蔬、食用菌、咖啡等“云品”也备受欢迎。如今,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云品出滇”更加高效,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可以品尝地道云南风味。

云南将构建跨区域物流服务网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合作,开发多联快车、铁水快线、商品汽车专业物流、铁路冷链物流等,助力“云品出滇”;推动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关键节点城市布局物流枢纽,积极参与港口、机场等建设运营,扩大对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和重要初级产品资源地的通道建设。

云南将优化城乡物流空间布局,推动交通、邮政、电商、快递等资源整合、设施共享,构建“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三级配送网络,加快建设乡村冷链物流、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加快发展航空物流,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货运航线,提升国际货运中转能力;部署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打通影响物流效率的关键堵点卡点,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