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2 11:17:04 国家发展改革委
2月11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出席发布会,介绍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丛亮:
今天的主题是切实加强疫情的科学防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关于复工复产这个问题,前线的白衣战士一直在战斗着,他们没有停过工也没有停过产,很多医疗物资行业很早就开始复工复产,特别是报道疫情的媒体朋友也没有休息过,在这里要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就加强疫情科学防控、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工作,要求除了湖北省以外,全国其他地区要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的保障,又切实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多次召开会议,就有关问题作出安排。
目前,从全国情况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区、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家关心的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复产率57.8%,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民航、铁路、水运运输网络正常运营。但是,我们也了解到,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着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限制开工、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以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对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区分不同地方的疫情状况,切实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在继续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一是分批有序推动错峰返程返岗。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重大项目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其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暂不开工,疫情高发地区和非紧迫岗位可适当延期返程。
二是全力做好交通运输组织保障。实时监测分析人口流动情况。通过隔座乘车、乘机等手段,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对劳务输入大省和外地人口聚集的地区,加强运输组织,错峰返程。
三是分级分类提升核酸检测等快速筛查能力。用好用足核酸检测等科技手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设定接受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人群观察时间。
四是加强重点人群隔离和病例收治。返岗人员要及时报告个人旅程信息和健康状况,由企业、社区分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于发现有疑似症状的,要就地隔离,及时送诊排查,确诊后立即治疗。
五是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各项防疫要求。通过错峰上班、弹性工作制、调剂带薪休假等多种方式,降低工作场所人员密度。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通风、体温监测制度,采用分时错峰隔座就餐或盒饭送餐,并确保食品安全。
六是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煤电油气供应保障预案,防止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将防疫物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对相关运送车辆不检查、不停车、不收费。
七是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各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作业场所监测防护,重点做好防疫物资、仓储物流、运输配送等重点企业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八是努力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未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按时发放福利待遇。有关地区可暂时停止实行私家车尾号限行政策。实际上在前两天,北京市的尾号限行政策已经暂停,私家车可以在周一到周五都上路。
九是压实企业和属地政府责任。各地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落实群防群控,把推动复工复产作为当前重要的任务抓紧抓细抓实,严格杜绝“填表抗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现在复工复产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分地区、分行业有序推进,春节后返程也带来了一定的人流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
_
丛亮:
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做好“两条线”作战的准备:“一条线”是抗击疫情前线,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另一条线”就是经济发展前线,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为抗击疫情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弹药”。这“两条线”都很重要,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两条线”作战的前提下,我们要:一方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分批有序错峰返程返岗,分级分类提升快速筛查能力,加强重点人群隔离和病例收治,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有助于确保不因复工复产出现人员大规模集中流动、出现不同人群间的交叉感染、出现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的必然要求。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疫情情况分类施策。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首要任务还是疫情防控,应该继续采取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虑有序复工复产。对于疫情总量比较大但是集中在个别城市的地区,就要在这些重点城市加强重点的疫情防控,有针对性组织低风险人群返岗。对于疫情比较轻的地区,要在巩固好防疫有利形势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防护标准,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全面复工。总体来讲,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合理有序复工复产,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地方一律都要复工复产,要实事求是。具备条件的,我们在加强防护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必要的医疗领域,包括居民的基本生活领域要复工复产,但其他的领域可能还要再等一等。要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分类复工复产方案,做好交通运输组织保障,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因为整个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能某一个链条卡住,经济的运行都会出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解决疫情防控时期的用工原料、资金防控物资不足的问题,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鹜地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前一阶段在疫情和防护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宅在家里,减少活动,了解疫情和防护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是对防控疫情的最大贡献。下一个阶段,在做好自身和家人防控的同时,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大贡献。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们就是要按照中央部署,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我相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前线白衣战士的勇敢奋战,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够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彭博新闻社记者:
有关省市、地方采取的一些限制人员外出的措施,有些地方每两到四天甚至五天才允许居民出门一次,这样做是否有依据?国家发改委对于各个地方采取的这些临时措施有怎样的评论?
_
欧晓理:
我们也注意到,在防控期间,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很严格的限制人员进出措施。比如,有的地方还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采取了报备制度,有的设置了前置审批条件,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央精神的。此风不可涨。在这里明确和大家说,我们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也充分理解一些地方希望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的良苦用心,也非常赞同在开复工过程中严格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机制、明确防控责任、掌握员工动态、配备必要物资,做好日常防护的必要措施。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化地通过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办法,来达到防护目的,而是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针对前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现的问题,我们已经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要求地方对这些不合适的做法进行了纠正。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决策部署,在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最大程度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减少干扰因素,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国家发改委已组织协调一批生活必需品重点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全力保障相关产品及时加工投放市场。请问,目前复工复产的进展如何?此外,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应对疫情过后的富余产量?
_
欧晓理:
这是大家现在很关心的问题,关于一些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以及一些重要的医疗防护用品的复工复产进展的情况,刚才丛亮秘书长在介绍时已经做了回复,我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来看,生活必需品的保供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的。目前的焦点是,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对防护物资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对口罩的需求,面临一个比较大的缺口。下一步,我们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努力下功夫,缓解供需的矛盾。
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促生产。
_
我们觉得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怎么促生产?六个字、三个词,复工、达产、扩能。刚才秘书长介绍的时候说口罩的复工率目前只有76%,也就是说还有1/4的口罩企业还没有复工。所以,我们要帮助这些企业协调解决生产中、复工中遇到的用工、原辅材料、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促使企业抓紧复工。“达产”就是对现在还没有满负荷生产的企业,要推动企业抓紧释放现有产能,尽快实现满负荷生产,鼓励他们采取两班倒、三班倒的方式,24小时运转起来,做到人休息机器不休息,尽量多生产。“扩能”就是对有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我们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支持,并争取新增产能能够早日达产。此外,我们还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办理有关资质,推动技术改造,尽快实现转产。
第二方面,要千方百计扩进口。
_
我们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推动相关企业加大进口采购力度,支持企业国外采购口罩使用货运包机的方式运至国内,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外国政府及其国际组织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转运工作。
第三方面,要千方百计保重点。
_
铁路、公路、民航、商场、超市以及部分生活性服务业这样的领域,大多都是“人对人”的服务模式,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都比较大,工作人员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不同人群间产生交叉感染。所以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将统筹予以倾斜保障。
最后一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减浪费。
_
因为目前口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使用效率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目前卫生健康部门已经在大力宣传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口罩,也在向全社会倡导要按需使用、按功能使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口罩现在是全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我还想多说两句。这一次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是突然爆发的,说实话,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支持这么大的突发需求,以全世界目前的产能,实际上供需之间是存在很大的硬缺口的。所以除了我们要千方百计努力扩大生产、增加供应之外,我们还必须从需求端想办法、下功夫,努力提高口罩的使用效率。当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有关方面、有关研究机构也在做一些工作,研究怎么提高口罩的使用效率。希望媒体朋友能够去跟踪宣传这方面的做法。
大家都有一个生活上的常识,东西一缺有的人就会过度担心,进行不必要的囤积,可能一些同志记得,当年“非典”时有人囤积食盐,现在想起来是个笑话。现在也一样,因为这一囤积就进一步加剧了矛盾。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口罩的产量将逐步增加,我认为紧缺的状况会有所缓解,所以也呼吁大家不要囤积口罩。口罩是有保质期的,囤积那么多,保质期过了就没有用了,浪费了。已经囤积的,我建议送给亲朋好友,让你的亲朋好友感受你的关爱。
奥地利新闻报:
我们最近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动向,比如病毒的传染率和感染率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考虑到这样积极的动向,是否在返工复工方面会采取一些灵活的调整措施?
_
丛亮:
说到感染率下降之后对于复工条件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谈到了,对于不同疫情的地方,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促进复工复产,但前提是要有利于疫情的防控。在严格评估疫情的发展趋势下来推动复工复产,一定要科学合理。
刚才有记者朋友问到关于口罩扩大产能以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在2月9日会同财政部和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明确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品种增列储备物资目录,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通知》同时提出,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鼓励企业对扩大的产能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转产,对转型生产企业保留适当产能,并鼓励地方政府研究出台一定期限内予以支持的政策措施。因此,请相关企业放下包袱、全力以赴开足马力生产。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