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2 09:40:42 中国商务新闻网
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是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推广应用,探索新型农产品冷链流通模式,营造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模式。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复制推广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模式的通知》为农产品冷链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农产品冷链物流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预示着今年必将是我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党和国家层面的具体实施意见,加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振兴蓄势待发。而作为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物流形式也十分重要。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滞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障碍。”全国人大代表王士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王世岭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作用巨大。
谈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王士岭说道:“40年来,我国也产生了不少商业模式,例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模式,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中央厨房+配送模式,冷链物流基地+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和推广。理论界和业界人士形不成共识,导致行业投资犹豫不决,发展步伐缓慢。”
此外,产业规划落实不利,失去快速发展的时机。“各级政府做过不少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由于产业投资大,回收期长,发展模式不清晰,很多规划落地状况不良。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价格飙升,冷链物流投资失去了多次发展机遇。而今城市建设用地,价格已经让冷链物流企业不堪承受。”王士岭表示。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费、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王士岭看来,这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指出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要素配置上犹县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村农业短板。”“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重点解决从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
冷链物流发展依然存在困境
2018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提出,农产品的品质消费促进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反过来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消费的升级。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再获得丰收,农产品总量超过211828.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虽然农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的问题却同时存在,中国农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在种得好、养得好、加工好的前提下还能卖得好成为当前农业整体面临的重要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2017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规模达到1391.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0%,预计2018年将超过1500亿元。2017年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呈现逐渐趋缓的态势。
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冷链体系的不健全已然成为物流企业前进的阻碍,由于政府多个部门管冷链,众多企业盲目投资,导致农产品冷链领域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同时存在,全国农产品冷链体系“不缺资源缺整合”。
交通运输部2018年2月7日指出,2017年全国物流成本降低了881.6亿,2018年将确保降成本不低于2017年的水平。
然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仍然较高。由于冷链物流除了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冷链物流还存在企业运行成本高,经营心态浮躁等问题。
路桥费、燃油费、人工费等逐年走高,三者加起来占到冷链企业总收入的80%以上,已成为压在冷链物流企业身上的大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心态的浮躁,在支出方面精打细算,很少有企业主动在信息系统、设备升级、人才培养、服务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
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当前面临的障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商务部2018年1月公布了4个“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厦门市、成都市、潍坊市、烟台市,未来还将在10个城市进行冷链物流试点。
商务部加强扶持破题农产品冷链“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生产进步,生鲜农产品流通量逐年增加,每年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消费者更注重新鲜度和食品安全。同时要求降低流通损耗,促进农民增生。在此推动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水产品,反季节果蔬等,冷链需求持续扩大。
此次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复制推广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模式的通知》,其力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法律法规标准不健全。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设备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
据了解,近些年来商务部一直没有停止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支持。根据国务院部署,商务部在流通体系建设当中先后开展了农超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等工作,包括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来开展双百市场工程。新增冷库库容2百多万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4亿元开展农超对接工作。至2000年起商务部、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8.6亿元,在17个省份开展农产品现代农村综合试点,把加强农产品冷链信息建设作为重点。2010年试点项目建设改造冷库549座,增加冷藏车803台。大力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形成全程冷链。
据了解,在未来,商务部还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对农产品的扶持力度:一,加强设施投入力度。着力构建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网络。推广农超对接等方式,我们将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财政的主要指示方向。加大冷链物流设施投入,努力形成从产地遇冷到保鲜运输等的全程冷链。二,建立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在大中城市周边建立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包装等一体化,投资建设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冷链物流配套措施,提升配送和加工能力。三,加强产业预冷,大幅度增加冷库库容,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降低农产品损耗,实现产地市场和消费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同时增加产地鲜活农产品的存储能力。 四,鼓励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企业,推动上游延伸到生产领域,实现产销一体化,开展专业的第三方运送服务。五,标准化建设,整合冷链物流信息资源,实现冷链物流信息的共享与联通,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制订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经营行为,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准入制度。
我们相信,在国家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将会成倍增加,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将成为历史。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剑指年均收入增长50%
- 今年将开展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国家邮政局: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9.8,同比提升17.2%
- 创新之翼 劲效先锋!欧曼星翼燃气车 引领煤炭运输效率与效益双重提升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科技重塑物流,比亚迪叉车驱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智能化升级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两部门:推动在国家服务业试点示范省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和埃森哲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优化供应链
- “逐梦智领,跃启新篇”——2024年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