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8 07:34:43 中国经济时报
物流现代化,对于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国际贸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物流强国等意义重大。
物流现代化,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未来物流转变的过程。推进物流现代化,对于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国际贸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物流强国等均有重大意义。中国物流现代化程度较低,需大力推进物流理念和模式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物流要素与技术装备现代化、物流组织运营现代化、物流绿色化和物流制度现代化。
推进物流理念和模式现代化
一是推进物流理念现代化。无论是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还是政府主管部门,均需以先进理念来武装自己。特别是物流企业,要摈弃狭隘、自私、落后的传统观念,代之以系统思维、创新精神、长远眼光、全球视角、开放意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价值取向,追求用户最佳体验。政府则要将物流业发展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去加以思考。
二是推进物流模式现代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区别之一在于模式的不同。中国物流现代化需要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替代传统以企业自我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物流服务朝着个性化、精益化、灵活化和多元化转变,物流运作朝着系统化、一体化、专业化转变。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
一是建设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石。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管道、货运场站、物流园区、中转分拨中心、快件处理中心、邮政网点等硬件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大型数据库、互联网平台等软件也是基础设施。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优化,推动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社会协同,形成功能强大、规模合理、布局科学、技术先进、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二是推进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物流现代化不仅是城市群、大中城市的物流现代化,也是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物流的现代化。农村物流网络是中国物流现代化的短板。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快递、配送网络体系,加强末端网点建设,构建起发达的农村物流体系与城乡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得城乡物资双向高效流动,形成“乡乡有网点,村村有物流,农民好体验”的局面。
推进物流要素与技术装备现代化
一是推进人力资源现代化。物流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物流现代化需要多层次物流人才支撑。要大力加强物流学科和培训体系建设,形成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以“包容、开放、宽松”的环境吸纳全球物流人才。着力打造出一支既有丰富的战略、管理、规划、咨询、技术研发、工程、国际贸易等能力的中高端人才,又有大量爱岗敬业的中低端操作人员的现代物流人力资源体系。
二是推进物流技术与装备现代化。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是物流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流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推动物流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源。中国要加快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应用,对传统技术装备进行系统性改造与提升,不断提升物流生产率水平。
三是推进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中国需要大力推进条码、北斗定位、射频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分拣等业务的信息化和信息共享,推动物流全业务过程的透明化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运营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四是推进物流智能化。智能物流使物流系统更加柔性、更加灵活,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端到端的柔性服务。中国物流智能化已经起步,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推动物流业与数字化技术在全流程、供应链上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物流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五是推进物流标准化。中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需要重点加强托盘、集装箱等物流设施的标准化,包装、装卸搬运、运输等作业流程的标准化以及物流单元编码、物流节点编码、电子面单等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推进物流组织运营现代化
一是推进高效的组织运营体系建设。要加快推动物流企业广泛应用现代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优化流程和组织运营方式,推进设施、网络、信息、流程等连通,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精确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实现“适时、适地、适物、适人、适性”的物流服务。
二是打造高效供应链服务。要加快推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上下游和最终消费者共赢为目标,有效集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业务流,实现企业间、企业和用户间的无缝对接,提升供应链的反应能力,推进供应链物流的最优化和持续变革。
三是推进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中国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等联动不足,物流成本偏高,是制约中国从制造大国、流通大国、贸易大国变为制造强国、流通强国、贸易强国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加快物流业与相关产业全方位对接和联动,推进相关产业发展,也为物流业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四是促进物流持续创新。要强化物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理念、制度、服务、商业模式、组织、流程、管理和技术等一系列创新,使物流业创造更多价值来持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创新基因融入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类主体。
五是推进应急物流体系现代化。要加快推进具有统一协调、反应迅捷、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形成健全的应急保障机制、灵敏的预警反应机制、规范的应急转换机制、稳妥的安全保密机制、良好的协调性和应急物资管理能力、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健全的应急物流职能部门,实现应急物流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最大提升。
推进物流绿色化
绿色化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过程的空间跨度性和时间跨度性决定了其对环境和资源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空间的广泛性又具有时间的长期性。中国高度重视绿色物流发展,在绿色采购、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废弃物回收等领域取得不小进展,但因绿色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当前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各界对绿色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发展绿色物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水平比较落后,绿色物流规划政策亟待完善。未来发展亟待把环境管理导入物流系统中,加快推动绿色采购、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绿色快递方式,完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构建贯穿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循环物流系统,引导企业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为手段,开展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支持企业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货物损失、尽可能低的环境代价,实现物流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推进物流制度现代化
一是推进物流市场的现代化。市场机制是现代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物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物流市场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信用的缺失、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市场封锁、准入限制等问题比较突出。中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物流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结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抑制不正当竞争,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生机、诚信有保障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二是推进物流管理体制现代化。物流现代化要求政府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离开了政府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物流现代化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现代化不是简单地指政府机构调整,而是包含了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律制度、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行政程序、加强监督问责等多个方面,使法治、透明的政府与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有机结合。要加快建立起系统化的大物流管理体制、权威的监管体系、高效的政府服务运作机制、健全的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根据物流现代化进程、市场演进的阶段,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边界,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剑指年均收入增长50%
- 今年将开展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国家邮政局: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9.8,同比提升17.2%
- 创新之翼 劲效先锋!欧曼星翼燃气车 引领煤炭运输效率与效益双重提升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科技重塑物流,比亚迪叉车驱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智能化升级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两部门:推动在国家服务业试点示范省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和埃森哲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优化供应链
- “逐梦智领,跃启新篇”——2024年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