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联贺登才一文读透《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6-09-28 09:17:58 第一物流网
关注中物联
(稿件原题目《降本增效带来新机遇 物流服务建立新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以下简称《方案》),部署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效率工作,大力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这是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也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新机遇。
《方案》的重大意义
① 物流业“降本增效”,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改革的关键点之一。
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0年的18%下降为2015年的16%,运行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和实体经济的需要相比仍然偏高。
物流业“降本增效”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方案》的出台是国务院精准产业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物流业进一步发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殷切希望。
② 物流业“降本增效”,是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新机遇。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来,物流业产业地位显著提升,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但审批多、收费高、行路难、负担重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物流企业生存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需要注入新的创新发展动力。
物流业“降本增效”,符合我国物流业结构调整,营造环境,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③ 物流业“降本增效”,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积极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融合,利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供应链优化,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但总体来看,物流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不强,合作层次低,基础设施衔接差,物流运行环节多等问题形成了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面对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必须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专注核心业务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利用新技术、新模式重塑我国物流与供应链格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物流业“降本增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
《方案》的主要内容
个人认为,《方案》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的新动力,是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运行效率。
《方案》秉持以深化改革、协同推进,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创新驱动,联运融合、全面提升等基本原则。提出到2018年,建立支撑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目标明确要求物流基础设施衔接更加顺畅,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现代物流运作方式广泛应用,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主要目标,《方案》提出了五个方面21项具体措施,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并做了分工。五项重点行动聚焦了影响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五项重点行动之一:简政放权,建立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新秩序。优化行业行政事项审批,深化公路、铁路、民航等领域改革,优化货运车辆通行管控,推动货物通关便利化,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五项重点行动之二:降税清费,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完善物流领域增值税政策,降低物流企业运输收费水平,规范物流领域收费行为,调整完善相关管理政策。
五项重点行动之三:补短强基,完善支撑物流高效运行的设施和标准体系。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国家级物流枢纽体系,健全有效衔接的物流标准体系,构建高效运行的多式联运体系,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五项重点行动之四:互联互通,建立协作共享和安全保障新机制。促进物流信息互联共享,鼓励信息平台创新发展,完善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加强物流网络安全保障。
五项重点任务之五:联动融合,构建产业链共赢新格局。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效率效益,促进商贸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
五项重点行动可以概况为:宽环境、减负担、搭平台、补短板、促融合。既通过深化改革,优化政策环境,着力解决造成物流企业成本过高的机制问题,又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多业融合,挖潜增效措施,降低内部成本,增强竞争力。
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实施路径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获得较快发展,但社会物流总费用居高难下与物流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矛盾依然突出,物流业陷入发展结构性难题。除了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外,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衔接不够、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物流环节多、效率低。
个人认为,物流业“降本增效”,不是要一味降低运输及物流服务价格,而是要改善物流发展环境,补齐物流软硬短板,加快政府职能转型,为物流创新驱动发展创造环境,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可按照短期“降本”、中期“蓄能”和长期“增效”三步走。
① 短期政策“降本”的着力点。短期政策应主要聚焦于改善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为物流企业创新发展增添动力。根据本人对行业的了解,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业内最为关心,也是能够尽快见效的着力点。
简政放权。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物流业所需证照资质约为70项,涉及工商、运输、快递、货代、安全、质检、海关、环保、商务等等。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审批,审批透明度不高、效率低,非法人分支机构难设立和总部资质证书难通用等问题。
《方案》提到,在确保企业生产运营安全的基础上,清理、归并和精简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人员的证照资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推进物流领域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行“五证合一”、“先照后证”和承诺制,简化办理程序。适应物流企业经营特点,支持地方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鼓励物流企业网络化布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
税制改革。“营改增”解决了困扰物流企业多年的重复纳税问题,但物流业进项抵扣不足、各环节税率不统一、集团型物流企业不能汇总缴纳增值税、个体运输业户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等问题依然突出。
《方案》特别提到,扩大交通运输业的进项税抵扣范围,积极研究统一物流各环节增值税税率,物流企业可实行汇总纳税。这是业内企业多年期盼的重要政策,也是“含金量”极高的一项措施。如果真正落实,将会有效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促进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直接带来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
同时,也希望可以延续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给予物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研究完善交通运输业个体纳税人异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等,为无车承运人制度落地创造条件。
降低费用。物流业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涉企公路、港口、铁路、航空等运输领域。特别是过桥过路费,平均占公路干线货运企业运输成本的30%左右。
应抓紧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调整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标准。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贯彻落实《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取消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性检测。规范港口、铁路、航空等企业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实行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制。
车辆治理。9月21日,GB1589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在行业引起了剧烈反响。从长远来看,GB1589国家标准有利于物流行业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但短期给物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不仅公路货运价格面临上涨,大量非标车辆还有退出市场的压力。由于非标车辆拥有者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和司机,抗风险能力较弱,新政策应考虑他们的合理诉求。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渡期和治理阶段,综合利用财政支持、技术更新、行政监管和环保标准等多种手段,引导非标车辆退出市场。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严格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法规、统一执法,确保全国治理一盘棋。
② 中期补短“续能”的重点。“续能”作为“降本”与“增效”的衔接转换点,是创新驱动“增效”的基础支撑。“续能”不仅需要为物流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更需要政府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为物流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环境。
统筹物流网络建设。研究编制国家级物流枢纽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运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科学测算货物的流量流向,兼顾存量、优化增量,布局和完善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枢纽,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无缝衔接。
依托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加强繁忙区域扩能改造,支持主要港口、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集疏运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形成贯通内外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
优化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城市三级配送网络。推动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
推进物流标准统一。综合梳理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不同领域、国内与国际标准间的协调衔接。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加快制修订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等方面标准。
培育发展物流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促进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协同发展,构建体系完备、高效协调的新型物流标准体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型。支持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人”发展。依托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平台接口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政府物流数据公开目录,促进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推动各类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和物流服务信息等有效衔接。加强行业与公安、工商、交通、保险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物流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档案。
③ 长期创新“增效”的难点。“增效”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企业、政府和协会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创新。
一是,以物流服务创新为核心,促进转型升级;
二是,以推动物流集成创新为基础,做大产业规模;
三是,以物流模式创新为重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四是以物流技术创新为手段,提高货物流转效率;五是以物流体制创新为保障,保持物流发展的动力。
“增效”是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标志,判断“增效”是否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一是,物流企业为生产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等精细物流服务,重塑业务流程,建立面向用户企业的一体化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物流枢纽布局不合理、集疏运体系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得到解决,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
三是,物流企业与商贸企业协同服务能力增强,能满足电商企业多样化、分散化、及时性销售的物流需求,延长商贸业的服务链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社团组织,多年来得到企业信赖和政府支持,参与了国家有关物流规划及政策的制定工作。我们将借助《方案》出台的东风,密切联系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宣贯,为物流业“降本增效”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