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安徽港口物流-物流服务管理平台

发布时间:2021-03-02 11:34:46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摘要: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物流服务产业,使传统物流企业使其成为了信息化、集约化的中心。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是物流企业信息化中心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企业物流服务平台,可以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信息服务,提高企业物流运作效率。

关键词:物流服务管理平台 信息化 财务业务一体化

安徽港口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服务管理平台

一、企业简介

安徽港口物流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成立于1952年10月,前身隶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整合全省港航资源,实现港口产业一体化和港航产业协同化发展,2018年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将原铜冠有限物流公司股权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至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5月18日,公司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物流有限公司更名为安徽港口物流有限公司。

安徽港口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533亿元,资产总额6.6亿元,从业人员12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30多人,各类车辆设备600余套。现有码头3座,共10个泊位,自营运输船舶3艘。拥有长江岸线资源1.15公里,铁路运营专用线109公里。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及多式联运、港口装卸、汽车贸易、国内国际旅游、大型制造企业协力服务、第三方物流、物流园服务、互联网+物流平台服务等业务。公司通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国家4A级物流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合格单位、中国品牌价值百强物流企业、安徽省服务类名牌产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A级信用单位、安徽省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背景

安徽港口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公、铁、水三家运输公司经过不同的时间组建而成的,原各单位信息化的硬件投入、管理软件的使用、网络构架以及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的意识均不同,针对信息化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展物流,公司要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大力发展信息化。由于长期分行业、分系统生产经营,原有的管理体系、制度和考核等机制已难以满足新公司的发展和构建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新公司运营后,公司统一规范管理流程、技术标准、考核模式等,逐步优化公司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控。

建设服务平台之前,企业没有一个可以兼顾各个基层单位及公司的系统。几乎所有业务及资金管理,都是通过Excel台账及电话沟通的方式进行管理 ,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加,公司对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基层单位在实际业务中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传统手工方式已经不能够再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之下,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三、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进程

公司与铜冠信息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战略合作,双方组建项目组分别到浙江传化、上海博客信息咨询公司、淮矿物流、湖北大冶物流、共生物流、第一物流等众多物流企业进行参观考察,通过考察,结合安徽港口物流公司的现状及业态,形成安徽港口物流公司的信息化需求,制定平台实施方案。

1、一期建设(2018年11月—2019年6月)

一期实施重点启动公司业务管控中心系统建设工作,构建实施水路运输和港口作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完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业务系统的评估与标准化整合或重构至公司统一的业务运营基础平台之上,实现公司业务运营和业务管控一体化整合,全面实现物流业务可视化监控。

(1)业务运营管控中心

1)客商管理

集成公司ERP系统的客户和供应商模块,实现ERP系统的客户及供应商信息自动共享,对于公司新增的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管理人员可根据结算需求导出并提交至集团ERP运维系统。构建公司统一入口的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和客户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客户服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初期可实现公司客户资源的统一、集中监管,结合业务调度(数据交换)中心系统满足公司客户服务与业务执行的快速联动需求,给未来公司可能实施独立运作的客户服务提供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公司客户满意度。

2)合同管理

建立公司统一的合同信息库,进一步规范合同审批流程,实施网络化流程审批,根据物流公司现有管理模式现时兼顾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建议公司及下属各分子公司的合同均在此模块中集中管理,同时合同管理与结算中心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物流资源管理等模块以及业务运营平台各子系统实施关联集成。

3)基础数据管理

该模块主要包含了组织机构、人员、客户供应商、地点、线路、区域、车辆等基础数据,达到平台内基础数据编码一致、格式统一,规范平台内其他子系统对基础数据的调用关系,以实现分析展示层面中各类数据、资源的多维度综合展示分析。

4)结算管理

该模块以前端业务数据为基础,制定应收、应付结算单。基于财务监管的滞后性,即原业务系统与ERP财务系统分属在不同系统中,ERP财务系统只是接业务系统的结果进行录入,这势必造成业务不能与财务同步,造成财务监管的滞后性。该模块的实施就是要将财务的控制点前移,与各业务系统对接,做到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流向财务,将财务会计职能充分的在企业的运营中发挥出来,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主要包括:应付结算单管理、内部应付结算单管理、应发发票管理、应收结算单管理、内部应收结算单管理、应收开票管理。

(2)物流服务运营平台

1)建设水路运输及港口作业调度管理系统

水路运输管理主要解决金航物流分公司的业务信息管理需求,该系统以金航业务为基础的标准第三方内河航运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从业务受理到系统生成结算单的全过程系统化、标准化管理,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业务受理、业务委托、运输过程管理、服务确认管理、结算管理等。

港口作业信息化管理以公司金园港埠业务管理为基础设计建设,实施成功后在金城码头及金德码头推广应用。

2)集成各业务系统与结算中心对接

公司原有铁路物流系统与公路运输管理系统,系统本身不具备结算功能,无法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公司通过对铁路物流系统与公路运输管理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打破这两套子系统与物流服务运营平台存在的数据交换障碍,实现结算中心通过从这两套系统中取数据进行业务结算。

2、二期建设(2019年7月—2019年10月)

二期实施重点是进一步扩展、完善公司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司业务规模化扩张的能力;全面推广部署公司业务管控中心子系统,建设实施公司生产绩效分析子系统,动态监控公司生产绩效。

将物流服务管理平台推广至金城码头、金德码头两家子公司,实现码头板块信息化系统全覆盖;平台根据历史数据,对公司物流服务提供订单级和设备级的成本等多指标绩效分析,分析采用表格、图形等多种形态可视化展示,为公司的管理考核、优化提供信息支撑。

3、三期建设(2019年11月—2020年4月)

三期实施重点将物流服务管理平台业务系统与集团的金蝶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将原有的业务数据端口与金蝶财务系统进行对接。使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实现实时处理,实时分析。财务可以同步对业务进行监控,加强财务监管职能、提高财务监控效率。

四、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功能运用

物流服务管理平台集成公司物流服务运营平台及物流服务运营管控中心,主要对于公司内部业务进行管理,实现公司内部业务财务一体化,规范公司业务链条,完善公司管理机制,为公司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1、客户与供应商管理

由一线基层单位及各部门根据合同实际情况,采集客户与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如企业法人、企业详细地址、开户行、开户行账户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经过市场部严格审查,最终完成信息的录入审核。

2、合同管理

合同根据业务分为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对合同与业务进行匹配管理,依据“业务未签订合同不能受理”的原则,对公司客户及供应商的相关业务进行规范管理,对需要签订安全协议的合同需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执行会签,对平台内的系统职能进行管控。合同最后交由公司相关部门统一进行归档处理,将电子合同信息与纸质信息再次对比确认,保证无误。业务及财务人员在结算过程中可直接调阅当前结算单所涉及的合同信息,确保结算依据合同所含规则来执行,进一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3、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中包含了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码头装卸业务,根据实际业务的不同,设立了不同的业务模板,供不同业务的基层单位使用。

业务管理中将业务流程分为委托管理、确认管理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专人负责业务,确保业务流程畅通。

(1)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中包含了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码头装卸业务,根据实际业务的不同,设立了不同的业务模板,供不同业务的基层单位使用。委托管理中分为综合业务受理、综合运输委托申请和港口装卸业务受理、港口装卸委托申请。业务人员将业务基本信息如:起止地、起止时间、承运人、托运人、货物名称、货物重量、服务类型、服务费用、运输方式、运输类型等信息输入,完成业务的录入。实现对公司生产计划、物流运输方案设计、业务分解、运力规划等环节的功能。业务受理与业务委托无缝对接,实现各板块业务联动功能。

(2)确认管理

当实际业务完成后,由于实际最后确认量和计划量会有出入,故在完成收货后,需要对业务进行确认,确认实际吨位和价格。保证业务资金流的真实可靠。对运输过程中的服务结果进行量化确认,并将确认结果量化到单车上,实现单车效益测算,最终实现单车经济效益分析。

4、结算管理

该模块以前端业务数据为基础,制定应收、应付结算单。并将集团公司的金蝶财务系统与物流服务管理平台中各业务(公路、铁路、水路、码头)系统进行对接,使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同步,完成业务—财务的闭环。避免因为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不在一个系统内存,造成财务监管滞后性。使得业务已经发生了,财务只能对业务结果进行审核,不能进行事前、事中控制的情况。使财务可以直接对相关业务进行分析,判断风险,控制成本,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并且提供财务监管职能效率,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5、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集成运距、货种、货物、货场、价格、泊位、起止点、驾驶员、运输工具、期间管理为一体。达到平台内基础数据编码一致、格式统一,规范平台内其他子系统对基础数据的调用关系,以实现分析展示层面中各类数据、资源的多维度综合展示分析。

6、运输过程管理

前端委托管理为基础,集成公司GPS系统及北斗系统,对运输业务进行物流跟踪,运输日志等管理,实现运输设备在途实时监控。同时结合大数据实时分析业务运输情况。

7、业务可视化管理

主要对水运及码头业务现场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并通过地理信息数据模拟化,实现码头生产现场区域模拟可视化,并通过现场视频监控通过对现场实时监控管理,分析现场货物装卸、运输情况,货场使用情况,判断现场业务是否良好运行。同时,系统中码头调度计划和码头班组作业统计功能可以更方便的提供业务的走向及业务统计数据,为决策层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8、综合查询管理

集成各子系统业务数据及财务数据,对公司各单位、各板块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

图1 物流服务管理平台

图2 业务流程图

五、物流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效益分析和评估

本项目从公司实际运营角度出发,实现对业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各个层级之间实现了业务互相联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能够为了决策层进行决策提供更具有价值的信息。

(1)业务集成化

实现各个不同种类业务信息整合,信息准确录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同时将业务流和资金流进行集成,使业务和财务信息资源高效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2)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系统促进运营操作标准化,使得以前需要线下人工报送材料或者文件转为线上传输,线上传输速度及时,节约时间;各个基层单位上报的模板也完成统一,模板标准化,使得业务人员批量处理文件的工作效率提高;提高运营优化及运营规划能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规范水平。

(3)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通过平台,将公司各个层面联系在一起,改变以往落后的企业办公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企业以后进一步的信息化发展,做好基础。

(4)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管控,达到了加强财务监管职能、提高财务监控效率,将财务管理职能充分的在企业的运营中发挥出来的效果。使公司各基层单位委外成本不断下降,不断提高公司自运能力,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5)为决策提供支撑

通过对各个业务的整合及财务业务一体化,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对公司各类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做梳理,标准化数据,将原来没有系统支撑的业务信息化,为决策层提供更加及时、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维度与参考。

六、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体会

本公司业务覆盖面广,涉及公路、铁路、水运、码头等方面,业务种类繁多,同时涉及子公司与分公司业务。通过物流服务管理平台,对不同业务进行针对化设计,方便基层单位根据需要开展业务,管理层可以将多种不同业务进行联动处理,及时掌握业务进展情况。

物流服务管理平台集成多种业务及财务,消除了信息孤岛,统一信息数据。实现了业务管理精细化,使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七、改进方向

安徽港口物流公司根据自身信息化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深化现有系统的功能应用,逐步完善其他相应的功能建设。

1、移动化

开发手机端APP,将PC端业务逐步向移动端移植。解决因为员工在一线生产或其它情况,无法对信息有效及时获取或者及时上传业务信息。

2、大数据化

将物流服务管理平台信息与大数据信息进行更进一步处理,将大数据分析模型引入到各个业务环节,财务环节,加强数据分析,促进物流管理的科学化。

3、产品化

物流服务管理平台经逐年完善,现在已完成了管理、业务、财会工作的系统建设,以后根据不同的模块,建立不同的系统层面,满足不同的需求,将物流服务管理平台推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施新辉,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商业报 57-67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集[M],中国财富出版社

[3]卢宏伟.  第三方物流企业集成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的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