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平台

发布时间:2016-01-27 10:56:23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一、 企业简况

公司所处的连云港是国内第九大港口,连云港与宁波港、上海港并列为长三角港口群中的主要枢纽港。公司主营业务是港口货物装卸、堆存及相关港务管理服务;公司目前拥有22个生产性泊位及相关资产,下设三个分公司,主要以通用泊位为主,还有3个煤炭泊位及一个液体化工品泊位。截至目前公司氧化铝、胶合板和铝锭的吞吐量位居沿海港口第一位,焦炭吞吐量位居沿海港口第二位。同时公司新开发了红土镍矿和铝矾土等货种, 加大了高费率货种的开发力度,胶合板、木薯干、钢铁、有色矿等优势货种的吞吐量明显增加。

二、 信息建设概述: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规划: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促使公司信息化工作产生结构性的有效变革,在信息化应用深度和广度上有明显进步,把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规划设计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及决策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建立以公司内部应用为内容,涵盖业务、生产组织、物资、财务、人力资源等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完善与海关、商检、铁路、货代公司、船代等单位的数据对接交换,建立网上物流管理系统和对外客户服务系统,逐步建立以公司对外数据连接和提供对外客户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内外两个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公司数据中心,形成公司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以支撑公司管理和业务的发展需要,促进公司快速健康的发展。

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应用系统有:

三、 信息化系统建设背景:

在港口飞速发展的今天,港口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对港口整体应变能力和动态控制、协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原有生产管理方式已不能准确、及时的提供现有资源(如财务、生产、营销等)和管理上的动态信息,由此产生的问题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港口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

公司正积极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港口按照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现代化的港口发展战略加速发展。公司努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大力转变经营观念,狠抓运输质量和服务质量,为货主、船方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一家正在向现代化、市场化迈进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的管理层对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非常重视,希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进一步改善企业管理,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服务水平。

在港口目前高速的发展态势和越来越高的信息及时性要求下,能够实时反映港口所有生产业务状况、经营收入分析、客户联系管理、生产组织管理、设备物质管理等的“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应运而生了。

四、 信息化具体建设及应用情况: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25日, 2007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在职职工4566人,固定资产32.5亿人民币,2013年总收入16.5亿元人民币,利润1.7亿人民币。

公司所处的连云港一头牵着中亚欧洲,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诸国东出太平洋最经济、最便捷的首选门户;一头牵着日本、韩国,是同时距日韩两国最近的港口,也是泛太平洋地区特别是日韩西进亚欧大陆的首选登陆点。连云港作为国家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北临环渤海经济圈,与上海港、宁波港同被国家规划为长三角地区港口群主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配套港和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的原料供给港、产品输出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与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紧密相连和互动发展的最佳连接点.目前,公司拥有25个生产泊位,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主要从事港口货物的中转装卸、堆存及相关港务管理业务,涵盖集装箱、铁矿石、粮食、液体化工品及散杂货装卸,客货班轮运输,国际修造船等领域。其中,煤炭出口享有“唯一无索赔港”盛誉,氧化铝、木薯干、胶合板和铝锭接卸量国内领先,焦炭出口、有色矿进口沿海第二,活牲畜接卸排名第三,化肥进口和机械设备出口港稳居第四,粮食进出口位列第五。是国家5A级物流企业。

公司专门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生产业务部、投资发展部等部门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及推进工作,各分公司分别设立公司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主管和实施部门。

公司建立了大规模的局域网,整个光纤网络为物理环形连接,全面覆盖到港区内公司所有部门、基层单位。主干网为1000M光纤,100M到桌面,同时有1000M(电信)、1000M(联通)、100M(移动) 接入,中心交换机为双机冷备份。公司驻外办事处可通过VPN访问公司内部网。

公司计算机硬件配备情况如下:

 PC机:公司使用PC机总量达550 余台。

 服务器:各种服务器(含PC服务器)拥有量为15台。

公司信息数据委托集团通信工程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备份制度和灾难恢复方案,引进了IBM 异地容灾备份系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监控网络的使用,因特网接入采用NETSCREEN ISG2000防火墙体系和CISCO IDS入侵检测产品,与外网进行隔离,有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各主要系统和信息按其重要程度和安全风险进行了分级管理,定期对信息技术各层次(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进行安全评估分析。制定了较完善的信息安全相关操作规程,如信息系统操作规程、容灾备份业务连续性管理规程、重要信息的安全备份规程、配置管理规程、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安全事件管理规程、机房管理规程、补丁、升级管理规程、用户权限管理规程、访问控制管理规范,经常对用户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的培训。

主要的系统建设及投资情况:

序号 子系统名称 投资金额(万元) 实施情况 具体时间 备注

1 财务管理子系统 50 实施结束 2006年以前 不断更新中

2 物资管理子系统 40

3 设备管理子系统 40

4 工资管理子系统 40

5 业务管理子系统 150 运行中 2006-09年 定期维护

6 调度指挥子系统 120 运行中 2010年

7 卡口管理子系统 160-180 实施中 2012年

8 分析决策子系统 60-80 运行中 2012年

9 子系统整合升级 80-100 分步实施中 2011-14年

10 对外服务信息平台 150-200 分步实施中 2011-15年

11 视频监控子系统 900 实施中 2005-2015年 数次更新

12 条形码理货子系统 60 运行 2013 业务系统扩充

13 投资项目管理子系统 60 实施中 2013-14年

14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1100 运行 2012-14年

15 移动办公系统 60 实施中 2014年

(一)已实施完成子系统介绍:

1、业务管理子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涵盖了件杂货码头业务的整个流程,系统从客户服务中心开始,定义票货,申请办理作业委托,通过确认审核后 进入现场理货,理货结果经单证组确认审核,生成各种库场、业务帐,以及货物进出码头的汇总数据。结算中心负责根据业务类型对装卸船清单整理,以及与清单相关的委托整理、堆存整理。到计费界面进行自动计算费用生成帐单,打印发票后,金额进入财务应收帐管理。事后可以根据已有业务数据做各种形式的数据分析及定制各种格式的数据报表。

本系统在连云港的件杂货码头的业务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适应于以件杂货的装卸运输为对象的沿海和内河码头公司的生产业务管理, 为件杂货码头的业务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调度指挥子系统

系统通过收集所有可能的生产现场的各种数据并及时进入系统中,包括中控调度的调度指令以及作业现场的变化等。达到的目的:中控调度人员在某一时刻接手时,借助计算机,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整个码头当前的生产现状,比如说现在正在进行什么作业,作业中用到什么机械,用到什么人等。所以系统要求要实时的反映现场的情况,并以直观的方式提供给经理和调度人员,同时要求操作方便。体现出“港口生产调度的主要工作是对港口装卸生产安排做出指挥和决策,而不只是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的思路。

在新的系统中,以下信息集中在相应的界面中,做到“计划先行,控制为主”:

昼夜生产计划、库场计划,近期船舶滚动计划、船舶动态、库场堆存情况、货代作业委托、装卸船装卸车杂作业的进度情况、机械及完好情况、人力资源及出勤情况、交接班信息,收集关于调度计划及执行情况所有有用的信息,做到信息及时、完整、可靠。通过对生产组织的实时管理,对作业票开据的实时跟踪,从而达到精细化生产组织,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功效。

3、设备物资管理子系统

系统包括设备档案、运行、故障、维修保养、材料消耗等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系统通过与调度系统的数据共享,对设备运行作业、设备维修、设备消耗的管理,真实记录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更换备件和修理情况,建立了完整的设备档案。并对设备的作业实绩、维修成本、维修台次和设备故障停机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停机故障时间,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设备管理人员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将需定期维护的设备设定保养条件,包括运行时间、日历时间等,到设定时间,系统自动向设备管理人员提醒,实现了设备保养检修的动态管理,提高了设备预防性维护效率。

手工方式下,机械的作业情况要由各设备基层单位每天从作业票分解设备运行和作业数据,制作成报表,工作量非常大,占用了统计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通过设备管理系统,车日报表、故障日报、维修保养实施日记录、润滑记录等报表,只需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报表也不需要纸面方式送公司技术部,技术部通过系统即可完成公司各类报表统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类数据统计由系统来完成,杜绝了人为因素,数据准确。

4、物资管理子系统

通过对物资采购计划申报、审批、采购、入库以及库存管理的信息化,完成对物资采购及库存的科学管理。利用物资管理子系统可以做到:

节省了人力,分公司每个月的进出料单据在2000份左右,以前依赖手工统计,每月25号就要结帐,统计数据,制作报表,现在不用半天时间就可完成,并且随时提供管理需要的各种统计数据

提供丰富的统计分析,为降低成本、保障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如单车核算等过去许多靠手工无法提供的数据,现在都可以随时提供,同时为设备系统提供材料消耗的各种信息。

二级库管理是针对公司基层单位仓库的仓库管理,包含入库、出库、库存、统计分析等完整的物资管理功能。也使公司可以掌握整个公司的物资消耗、储备情况。

公司物资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库存缺货和超储情况,方便仓库保管员查找物资,各个用料单位能够准确掌握物资库存情况,对于缺乏的材料,预先向物资采购部门提出申请。

5、卡口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利用无线射频卡(RFID)技术,通过在进出港车辆上安装无线射频卡,将车辆的相关信息与所运货物信息、过磅信息以及视频监控信息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进出车辆、装载货物快速准确高效的管理,同时实现与业务系统、调度系统、衡重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形成系统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系统如成功实施后,不仅大幅提高了门卫对进出车辆及货物检查管理水平,有效地防范车辆换牌偷货,还提升了现场理货效率,改善码头对外形象。

6、分析决策管理系统

依托已有各系统数据资源,建立港口航道、泊位、堆场、设备、集疏运等相关方面的仿真模型;开发码头生产计算机辅助决策信息系统,为码头生产的船舶进出港调度、泊位利用、资源调度等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最大发挥码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7、系统应用管理平台升级改造

现有的子系统在不同时期开发应用,满足了管理中的一些实时需求,虽然在数据共享,信息交换上实现了互通,但系统功能局限在部门管理之中,在各子系统逐步成熟以后,公司将着手对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按照ERP系统管理软件的设计理念,重新梳理生产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建立公司ERP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现已将卡口、物资、设备等系统整合。

8、对外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与货代、船代、海关、商检、铁路以及物流公司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实现内部数据共享的同时,拓展与外部客户、口岸单位的数据对接,实现业务受理、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通过信息的互通,真正实现连云港电子口岸建设。与海关的电子通关系统已对接运行,商检衡重、视频监管已互通,铁路信息已对接,船货代信息实现了共享。

9、其他系统

在前期主体系统的基础上,我公司深化信息化管理应用,先后又开发了条形码理货系统,车辆能源反馈系统、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还有两个生产辅助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800M集群通话系统,实现全区域视频高清监控覆盖,点对点语音通话,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五、信息化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估

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减少人员成本开支、节约设备投资等直接经济效益方面收益约300万元,在防范风险等间接经济效益方面约1000余万元,同时在带动整个产业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提升了连云港港口的知名度,增加了连云港港的竞争力。具体的效果有:

1、 业务流程信息化,支撑了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

信息化管理已深入到公司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建立的多个核心业务系统,已基本完成数据对接,形成了核心业务数据信息链。业务费收管理系统、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核心管理系统在码头公司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系统数据不再独立,实现了共享和对接,保证核心业务的高效有序开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码头的服务水平,在件杂货码头公司管理上与周边港口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公司近年来港口吞吐量的持续攀升,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了公司的业务发展

信息处理计算机化、数据传递网络化和生产控制实时化使公司生产控制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业务操作逐渐从手工办理向信息化转移,从现场办理逐步转移到网上办理,船舶数据、铁路数据、船货代数据以及视频监控等数据的对接与交换,不仅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公司业务发展拓展了空间。公司新开展的商品质押监管业务,即将开展的期货商品交割仓库业务,都建立在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上。

3、 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优秀的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信息化的过程也是现代管理思想在公司内部培训的过程,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一些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学习,也切实的提高了公司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而信息系统的使用则加强了对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跟踪、学习,提高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引进了较为先进科学的方法,提高了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公司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对公司业务、生产及其他管理各个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各项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是管理方法的进步,更是通过系统的本身,促使公司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4、 信息技术的高效性,提高了公司的运行效率

信息化技术本身具有的高效性,从源头数据的获取、码头装卸过程的计划、集疏运的监控,到管理数据的流转,从各个环节使得工作的传递、处理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信息高速、准确的传递,各类数据资源的利用,使得公司各级单位部门能够快速地获得信息、准确地做出决策,加快了公司的运行效率,与几年前相比,船停时、吞吐量等核心指标大幅度提高,现在一条船从进港到出港整个过程的效率平均比以前提高了20%以上,这直接提高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经济效益。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部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其他信息服务,为公司建立了从源头到高层的沟通平台,降低了公司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使公司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生产业务信息,科学地进行管理决策,降低了经营风险,获得了更优秀的服务质量、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在新上了港口物资综合管理系统及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后,港口物资的库存量在原先的1500万元基础上,减少了近8%,每年在报废品的处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避免的经济损失达50万元。

6、 客户与公司的沟通变得便捷迅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信息化建设使客户与公司的沟通变得便捷迅速,缩短了问题的解决周期,使客户可以方便地与公司进行商业活动,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改善了企业形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体现了公司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近年来,客户的满意度稳步提升,公司多次荣膺中国海运船港星光榜服务五星级港口称号,这些与信息化提供的服务支撑手段是分不开的。

7、 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在生产和业务操作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业务系统对公司管理和业务进行支撑和实现,产生了大量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和客户数据,这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数据是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进行高层决策的依据,是信息化工作的一笔巨大财富,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