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6 16:30:44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
今年以来,在疫情和国际突发事件扰动下,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对我国影响已经显现。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魏琪嘉在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大宗商品“涨声一片”,国内保供稳价或将常态化。
魏琪嘉指出,大宗商品价格具有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策略上,也要双管齐下。从商品属性上,要加大保供稳价的力度,做好国内的供给。从金融属性上,要做好市场监管等,确保市场预期稳定。
全球大宗商品“涨声一片”,国内物价相对稳定
今年以来,过于宽松的全球货币环境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共同推升全球大宗商品和重要物资价格大涨。农产品方面,玉米、小麦等国际粮价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我国部分农产品、农资(如化肥)等也出现联动性涨幅。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上涨2.1%。
能源方面,3月份国际能源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4.1%,非能源价格指数环比上涨8.1%,总指数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基础工业领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加大了下游企业经营成本压力。
魏琪嘉认为,本轮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效应正逐渐从农业向工业原材料投入端扩展,而且市场对国际重要能源的涨价预期一直在强化,国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当前我国能源保供稳价的压力不小。
“从当前整个全球经济形势看,通胀的压力很大,这种外溢效应向国内开始逐渐地传导,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我们能将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个是很难得的。”魏琪嘉称。
仍要把保供稳价放在突出位置
对于后期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魏琪嘉认为,国内有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而保障产业领域供需基本平衡,但仍要把保供稳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他表示,后续要通过增加原材料供应,有效引导原材料市场预期等手段持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对冲上游原材料上涨压力,延缓外部涨价效应向国内传导的速度,为宏观稳增长政策实施赢得宝贵的“窗口期”。
此外,还要通过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适当给予中小企业降负帮扶等措施,减缓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帮助中小企业顶住上游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
多措并举保供稳价,保供稳价或将常态化
魏琪嘉并指出,确保粮食稳产和能源稳定供应是保供稳价的重中之重。本轮国际农产品价格暴涨对我国的影响可控,我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近年农业连年丰产增收,国内粮食供应充足。近期国家已多次出台补贴政策,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压力。
在能源保供稳价方面,煤炭、电力等安全供应保障成为重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
近期随着国外能源价格不断推升,发改委已经多次召开会议,推动产能释放以及保供稳价工作。
魏琪嘉建议,要加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跟踪监测和预警,及时应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密切监测产能情况变化,做好信息公开和及时预警,确保产能利用率在合理区间运行。精准开展保供稳价,持续打击异常交易、哄抬物价、调控市场高价等行为。
此外,后期仍要充分发挥政府储备市场调节作用,增加市场供给,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引导价格合理回归。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剑指年均收入增长50%
- 今年将开展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国家邮政局: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9.8,同比提升17.2%
- 创新之翼 劲效先锋!欧曼星翼燃气车 引领煤炭运输效率与效益双重提升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科技重塑物流,比亚迪叉车驱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智能化升级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两部门:推动在国家服务业试点示范省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和埃森哲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优化供应链
- “逐梦智领,跃启新篇”——2024年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