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3 09:10:06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但对于制造业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则挤压了利润空间,致使博弈加剧。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点名大宗商品价格,要求“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完善并落实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应对方案,合理增加国内生产,科学组织储备投放,强化重点商品市场联动监管”,释放出国家将继续确保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强烈政策信号。
受经济快速恢复和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高位震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PPI同比上涨9.0%,涨幅较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从7月份制造业PMI来看,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2.9%和53.8%,高于上月1.7个和2.4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成本普遍上涨,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均高于70.0%。
本轮原材料价格上涨成因比较复杂,在相当程度上是供需错配、外部输入性影响和投机炒作等因素相互交织、叠加作用的结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对于制造业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占其成本的大头,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成本上升,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消化,挤压了利润空间。从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看,上游采矿业和原材料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长明显,而位于中下游的私营、小微企业盈利恢复相对较慢。产业链上下游博弈加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中下游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7月份有关部门完成两批次国家储备铜、铝和锌投放共计27万吨,释放了国家开展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积极政策信号,稳定了市场价格预期。定向投放还为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了补充库存的机会窗口,降低了部分企业原材料成本。
在保供稳价“组合拳”持续发力下,近几个月PPI明显上涨的态势开始趋稳。但从下阶段看,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态势延续,工业品价格保持高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压力短期内可能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不让大宗商品价格压垮中小微企业,首先,要继续撤“虚火”。扎实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持续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价格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其次,要帮助企业壮“元气”。落实好既定的减税降费举措,遏制乱收费。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再次,企业自身也要强“内力”,采取积极措施挖潜降本增效以渡过眼前难关,更要化压力为动力,加快创新转型步伐。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剑指年均收入增长50%
- 今年将开展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国家邮政局: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9.8,同比提升17.2%
- 创新之翼 劲效先锋!欧曼星翼燃气车 引领煤炭运输效率与效益双重提升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科技重塑物流,比亚迪叉车驱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智能化升级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两部门:推动在国家服务业试点示范省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和埃森哲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优化供应链
- “逐梦智领,跃启新篇”——2024年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