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物流 > 正文

通江达海 以水润省 河南奏响内河水运复兴乐章

发布时间:2019-10-16 09:06:49 中国水运报

近日,交通运输部启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河南是全国首批13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之一。记者了解到,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河南正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实现“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发展目标,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河南方案”。

泱泱沙澧水,悠悠螺湾渡。断航四十余载的漯河于今年再次迎来船行如梭的景象,一批批的粮食、煤炭、砂石等货物搭乘着船舶,沿沙颍河向下游进发,踏上各自出市、出省、出国的水上之旅……为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夯实基础,一幅千帆竞发达江海、以水润城新河南的美好画卷正磅礴展开。

前景广阔

复兴内河水运势在必行

河南地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运运量曾占河南省社会总运量的48%,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后因历史原因,原本通航河流大部分断流,河南内河航运开始逐年萎缩,通航里程多年徘徊在1100多公里。

近年来,水运受到高度重视,河南省内河水运复兴工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断航多年,河南水运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总体上看,河南省航运目前还存在航道等级低、里程短,港口规模小、吞吐能力弱,投资力度小、长期低位徘徊等问题,河南省内河水运还处在加速建设成网阶段,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存在“代际差”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但短板存在,优势却也明显。

“河南省内河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省、能耗低、环境友好、枢纽功能强和运输成本低的优势一直存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局长王东表示,河南省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60条,河道总里程约2.6万公里,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白河等河流具有发展水运的自然条件,发展有资源。并且,全省港口泊位97个,吞吐能力2000万吨,运营船舶5600余艘,内河船舶运力在长江流域居第3位,发展有基础。

王东认为,河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内河水运发展前景广阔,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实施内河水运复兴工程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为此,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内河水运发展新思路,全面推动内河水运复兴,加快构建发展绿色化、设施网络化、船舶标准化、服务品质化、治理现代化的河南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河南省主要城市和重点产业与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深度衔接,把河南省内河航道建成一条条经济航道、生态航道、民生航道,助力河南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培育河南省区域竞争新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豫货出海

沙颍河全线通航指日可待

近年来,河南省围绕经济建设需求,努力发挥内河水运的优势和作用,谋划实施了一批河道复航工程,其中沙颍河航道便是河南省境内第一条恢复通航的河流。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依托沙颍河,河南可通过水运到达苏、沪、航地区,是一条河南与华东地区进行物资交流的水运捷径。恢复沙颍河航道通航,是改善河南省航运面貌、增强活力的关键,也是通过水路将河南煤炭和农产品等物资运销出去,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恢复沙颍河通航建设,打通河南水运出省通道,自1975年起,河南就抓紧开展沙颍河复航研究工作。2005年年底,周口港开港,沙颍河恢复通航,周口的船舶入淮河汇长江,河南再圆通海梦。2011年,沙颍河航运工程的重要部分沙颍河漯河段开建、。

据了解,漯河港将与京广、孟平铁路及京港澳、南洛高速和107国道等,形成三位一体的强大运能,服务范围可覆盖豫、皖、苏、鲁、沪、浙、鄂、赣等地区,漯河将由此快速融入长江经济带,通达海上丝绸之路。

历经多年建设,今天的沙颍河,已成为河南省一条直通华东、通江达海的重要水运通道。沙颍河漯河以下已实现全线通航,具备常年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万吨拖队的能力。预计到2020年,沙颍河航道全线建成通航。此外,淮河继淮滨以下通江达海后,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淮滨段预计年底前也可建成通航,河南省航运出海的支点将愈加丰富。

复兴水运

培育多式联运新优势

到周口、项城、阜阳的砂石,到南通、贵港、厦门的粮食,到芜湖、连云港的吨袋,到江苏、上海的钢材……甫一开港,漯河港便一派繁忙。漯河港航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和平说,漯河港货运充足,目前向下游已经能够通行500吨级的船舶,经过半年的运行,将会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届时,漯河港的货运吞吐量将达300万—500万吨。

据介绍,一条500吨级船的运输量,相当于15台载重33吨汽车或10节货车的运输量,价格通常是公路运输的1/10、铁路运输的1/3。正是基于水运具有的运能大、占地省、能耗低、环境友好、枢纽功能强和运输成本低等独特优势,率先通江达海的周口市依托周口港大力建设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了以“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基础的临港经济新模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周口也成为河南省面向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窗口和全面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城市。

在河南交通运输体系中,郑州航空港和“米”字形高铁建设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水运相对成为短板。因此,河南将从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培育河南省发展新空间和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高度,加快智慧水运建设,推动水路运输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干支直达、江海联运和水水中转,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大集装箱码头、以港口为中心的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力度,加大铁路专用线进码头、进港区力度,推动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融合联动发展,推进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进一步提升河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地位。

“河南省淮河干流及支流沙颍河、涡河、沱浍河航道经引江济淮运河工程连接长江水网,与目前绕道京杭运河至长江相比,驶向武汉方向可缩短航道里程400公里左右,驶向上海方向可缩短200公里左右。”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刘兴彬说,借助水运大通道,中原经济区将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及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牵起手来,进一步打造河南内陆开放高地。

科学谋划

全面融入“海上丝路”

一分耕耘一份甜。目前,河南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589公里,港口泊位97个,吞吐能力2000万吨,运营船舶5600余艘、1013万净载重吨,内河船舶运力在长江流域居第3位。周口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淮滨县、固始县等以港口为节点的多式联运架构体系正在形成。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透露,现阶段,河南省正在编制相关规划,积极谋划实施千亿水运复兴工程,分三步实施,到2025年,实现“四纵四横”干线通航。到2030年,支线航道建设完成,干线航道提前5年国网达标。到2035年,实现航道网络化,航道总里程达到4620公里,码头泊位达到457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并力争早日建成干支直达、水系连通、区域成网的高等级航道网和信阳港、周口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郑州港等一流港口,打造河海公铁多式联运国际物流通道。

同时,围绕扮靓黄河、打造大运河文化公园,培育形成内河游轮、游艇旅游休闲文化市场,实现港口码头、临港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以水润省”的发展格局,创建“交通强国中原内河水运示范区”。

伴随着内河水运工程的快速推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水乡胜景,必将在中原大地次第展开,内陆河南也将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开更加宽阔的开放通道。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