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绿色、智慧”航运,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7-11-01 10:57:01 解放日报
关注中物联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10月31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交通委副主任张林介绍了上海发展“绿色、智慧”航运,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相关内容。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宝山区副区长苏平、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方怀瑾、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贾锐军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过去五年,上海着力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取得了不少成果。具体可分为海港枢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邮轮港建设三大板块。
一、海港枢纽迈向可持续发展
(一)新技术、新能源打造绿色港口
为有力推进绿色港口的建设,上海市大力实施《上海市绿色港口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本市绿色港口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此为纲领,交通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成果显著,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推进岸电技术应用。使用岸电可使船舶每次靠港减少高达95%的污染物排放量。目前,洋山三期码头6号泊位高压岸电系统已经投运,5号泊位新建岸电设施也将于近期验收;洋山四期码头的岸电设施建设工作将于明年初完成。
二是实施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上海港自2016年4月1日起率先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第一阶段控制工作。控制措施实施后,2016年4-12月全市SO2浓度同比下降15%,其中浦东高桥监测站同比下降达52%,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此外,上海港积极推动内河LNG船舶应用,已有52艘LNG动力船投入运营,预计今年底将达到100艘左右。
三是推进港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上海港积极推进轮胎吊(RTG)“油改电”,目前已完成75%的RTG设备电动化改造。推进集卡LNG能源替代,累计更新港内LNG集卡800辆,建设LNG加气站5座。推进港内高污染车辆提前淘汰,2016年即全面完成港内500余辆黄标车的提前淘汰工作。
(二)信息技术推动港口高效运作
一是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全自动码头。今年底,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将开港试运行,成为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港区,港口的集装箱从港区装卸到码头运输、仓储均将实现自动化运作,生产作业实现零排放。
二是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港口服务水平。随着枢纽港建设的深入,上海港在“智慧港口”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利用新技术提升港口服务品质。一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港口、航运、货主、代理、口岸部门间建立统一服务平台,改革传统码头柜台受理业务体系,方便客户网上受理,降低了物流成本和时间。二是建设一站式查询服务网站——“港航纵横”,整合上海港7个集装箱码头以及上港集团在长江支线8个码头、内河支线2个码头的数据,加强长江经济带船、港、货、箱各种物流资源的协同。三是打造“e卡纵横”集卡服务平台,对集卡和货物运输需求进行配对,有效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集卡空驶和货物滞留问题,均衡码头作业强度,提高港口物流效率。此外,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电子化试点工作也在推进中,争取明年实现全覆盖。
二、国际航空枢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设施升级支撑上海航空枢纽能力提升
多年来,上海持续发展机场建设,上海机场客货设计保障能力已达1亿人次、520万吨。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的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三个主要指标创出新高。2016年,两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6亿人次,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四;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9年排名全球机场第三。
(二)航线网络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107家航空公司开通了至上海两场的航班,航线网络遍布全球282个城市。面向国际,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全国占比分别达27.7%和48.4%,成为我国大陆第一空中门户。与此同时,上海机场全力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导的实施,2016年开通了24个“一带一路”国家、共计47个航点的客货运直飞航线,年往返旅客近900万人次、货邮近70万吨。
(三)新技术助力空港服务品质升级
上海机场通过科技引领,提升空港服务品质。运行保障方面,浦东机场研制部署了国内第一个物联网感知机场围界防入侵系统;虹桥机场建设了国内领先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查(FOD)远程监测系统。旅客服务方面,上海机场已成为国内自助服务产品最丰富的机场,旅客出行体验不断优化。货邮运输方面,电子化进程飞速发展,出港电子运单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依托上述管理和技术创新,机场旅客服务品质全球测评中,浦东和虹桥机场的排名分别提升至全球第5位和第16位。
三、邮轮港建设带动邮轮经济快速发展
(一)邮轮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随着上海邮轮码头及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邮轮港接待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509艘次,邮轮游客吞吐量达到289.63万人次,跃升为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此外,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已于2015年启动,2018年将形成“四船同靠”、年接靠邮轮800-1000艘次的运营能力。同时,以“绿色邮轮港”为目标,吴淞口国际邮轮港1号泊位岸基供电项目已建成投运,这是亚洲首套、世界最大邮轮变频岸电系统;邮轮港后续工程还将同步打造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二)邮轮口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为应对邮轮旅客吞吐量的大幅增长,邮轮口岸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管理创新。邮轮旅客实现单一窗口申报,“邮轮便捷通关条形码”服务、邮轮港自助通关通道得到推广,旅客入境通关时间大幅缩减。交通、海事部门成功进行长江口超宽船舶交会实船试验,将在E航海技术支持下,推动大型邮轮和大型集装箱班轮双向交汇常态化。
(三)邮轮经济快速发展
上海邮轮全产业链发展初具雏形。上游,“上海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国内首支邮轮产业基金落户宝山。中游,40余家邮轮管理、邮轮旅游公司汇集,“邮轮总部经济”逐渐显现。下游,母港服务不断升级,邮轮船供实现较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邮轮船供总量达3亿元。
未来,上海将以制度创新优化航运产业发展软环境,以技术创新打造绿色、智慧的枢纽港,以管理创新提升航运服务效率和品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经济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