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到底是不是实体经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力挺阿里:纳税!就业!新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7-03-21 09:35:33 万联网
关注中物联
3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题为《浙江实体经济正质变》的头版头条报道中点赞阿里巴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作为实体经济大省,浙江不遗余力扶持新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集团去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相当于4000家大型商场的销售体量,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报道称。门户网站在转发时,甚至用了“《人民日报》为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定性:新实体经济”的标题。把电商称为新实体经济,这句话很有新意,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马可波罗陶瓷董事长黄建平在两会上将阿里旗下的淘宝网称为“虚拟经济”,称是对“实体经济的釜底抽薪”,“在淘宝网店上,已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力CEO董明珠之前也曾表示很反感“虚拟经济”,称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在家开网店,这一代人对经济发展有隐患,不仅是网店模式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它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冲击。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也在两会期间批评抨击网络假货和不交税问题,称“相当多所谓的个人网店可以无照经营、可以不缴纳税收……”
随后,淘宝网于3月5日针对黄建平的议案逐一予以驳斥,称“淘宝网是百分之一百的实体经济”,打假的责任他们承担,“但是管理好自己的分销渠道,是品牌权利人的第一责任和份内的事情。”
电商到底是不是实体经济?
“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是今年主要经济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我国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稳中求进的关键性政策部署。但对于什么是实体经济,却有着不同认识。其中一个流行观点,把实体经济视为实业经济,甚至等同于制造业,从而把电商与实体经济对立起来,认为电商阻碍和破坏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电商是不是实体经济,直接关系着电商的发展。虽然电商有着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电商一直面临“身份危机”,一直缺乏“价值认同”。在重视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如果把电商视为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显然影响电商阔步前进。
实体经济是一个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不是仅仅包含制造业,而是涵盖着一二三产业,物质和精神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都是实体经济。电商从事着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通活动,实际上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显然不是虚拟经济,而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也表示,网络经济特别是网购,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因为买东西买的是实物,它是一个新的流通方式,把消费者和生产者更好地连接起来。”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请记住电商也是实体经济,而这必将辐射到传统实体经济身上。电商不是传统实体经济的敌人,事实上带动了实体工厂的发展。2016年阿里巴巴的网上销售额3.7万亿,这3.7万亿实际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电商甚至也不是实体商业的敌人,只是竞争对手。电商确实抢了实体商业的阵地,但传统商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还在自身不硬。
承认电商也是实体经济具有双重意义。对于电商而言,解决了身份问题,会获得更多社会认同,实现更大发展。传统实体经济不应把电商视为敌人,而是要作为朋友,在适应电商发展中,争取新的发展空间。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实体商业与电商共同发展。作为实体商业来讲,应从电商发展中汲取经验。解决了自身问题,一样有可能凤凰涅槃。
人民日报点赞阿里背后:新实体经济崛起的到底有多迅速?
“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相当于4000家大型商场的销售体量,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
这是《人民日报》3月19日报道中关于阿里巴巴2016年发展的一组数字。
马云在创办阿里之初曾有“三个一百万”宏愿:“每天收入一百万,每天盈利一百万,每天纳税一百万”,如今在纳税方面已百倍实现——2013年,阿里巴巴以70亿元纳税额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2014年,阿里纳税总额首度迈过百亿大关,110亿元;2015年纳税178亿元。
阿里对纳税的贡献和推动并非仅来自自身。作为开放平台,阿里巴巴构建的新实体经济生态圈包含商家、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合作伙伴等。这些来自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千万商家创造的巨大经济增量,拉动新增内需,极大地拓宽了税基——2016年,因为平台产生消费增量而带动上游生产制造与批发增量、物流增量等所产生的税收贡献初步估计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
这还并不包括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所带来的税收增量: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公司、依托平台众多的第三方服务商(如软件服务商、代运营服务商、电信、金融等)、阿里云计算生态中的外部公司等,在生态圈共同成长,同样为社会创下巨额税收。生态体系正在为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的税收增长,这既是马云所说的新实体经济之“新”,更是新实体经济之“实”。
2016年9月,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阿里零售平台带动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利用投入产出法对阿里平台的就业带动效果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以2015年为例,阿里平台总体为社会创造3083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经济遭遇新常态,总就业水平却不降反升,以阿里平台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以灵活创造就业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实体经济:带大家一起找到“面对明天的办法”
纳税、销售额、就业,这些只是阿里巴巴代表的新实体经济2016年整体数据中的一部分。
2017年元旦后,阿里巴巴集团披露了2016年度纳税情况等七项数据。除上述纳税、就业数字外,阿里巴巴同时披露的其它几组数据引发了更强烈的关注:反哺传统产业超1000亿;十年研发不计成本,云计算全球三强有其一;为实体经济造血,普惠金融服务6亿消费者;平台销售总额突破3万亿,成为全球超大移动经济实体,冲击“全球前20大经济体”。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已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其中重大投资项目超过20个,如投资苏宁、银泰、圆通、日日顺等。而日前,阿里巴巴又已和三江购物、上海百联购物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投资仅仅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阿里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逻辑(内核),由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革命性地提高社会效率,同时将传统厂商主导的B 2C模式向消费者驱动的C2B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向新零售和新制造升级。
再以物流业为例,快递行业是最近几年国内少有的增速超过40%的行业。2016年1-11月份,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和中国经济其他行业的增速日益放缓相比,快递行业增长保持强劲动力,其中,阿里投资的菜鸟网络以大数据技术重塑物流运行模式功不可没。
阿里生态体系还催生了新的社会服务产业。在淘宝天猫平台服务市场上,仅客服外包、摄影、咨询服务、招聘、培训、质检品控以及定制类设计已聚集超4 .5万家服务商,为千万淘宝及天猫卖家提供服务,成为新的规模增长点。截至2016年9月30日,阿里服务商收入同比涨幅达142%。数据显示,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规模已达到12665亿元,增速由2012年的61 .9%提升至2015年的78.8%,连续4年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这都成为了阿里新实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截至2016年底,基于数据技术和思想重构金融产品和服务,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已为数千万小微企业和6亿全球消费者带来平等金融服务,成为新实体经济的造血之源。
除去电商生态的巨大成就,阿里巴巴也正在向全世界展示其另一个锋芒渐显的未来布局:阿里云计算业务已经连续6个季度保持了三位数增速,不仅占据中国公共云市场绝对领导地位,更与美国亚马逊AWS、微软A zure并驾齐驱,鼎立全球云计算三强——这是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领跑全球的难得案例,背后则是阿里巴巴近十年对云计算技术不计成本的投入。
2016年3月,阿里平台销售总额超越沃尔玛,当年突破3万亿,通过阿里平台,千万商家实现了相当于4000家大型商场的销售体量。在马云看来,这正是实体经济通过互联网途径实现转变和找到方向的范例。
例证表明,无数的实体经济因为互联网,找到了实现流通和提高流通效率的方向和方法。而帮助更多的实体经济找到“面对明天的办法”,这恰是今天我们要提倡和发展新实体经济的根本意义。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