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16 10:55:29 证券日报
今年“双11”前夕,马云以38888元的价格,拍下了一条刚从日本运来的蓝鳍金枪鱼,由此正式拉开了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的序幕,而生鲜也成为天猫“双11”成交的首个品类。事实上,在今年“双11”的电商大促中,无论是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还是本来生活、易果生鲜等垂直生鲜电商,均无一例外的推出了生鲜大促,生鲜以前所未有的促销力度成为这场购物狂欢的主角之一。不过,“双11”最大的短板——物流在生鲜品类上也表现的最为充分,物流积压导致的生鲜产品的滞送、腐坏也成为“双11”后遗症的重灾区。
对此,有业内人士预计,生鲜不仅要求全程冷链配送,且不同品类对于保鲜条件的要求差异巨大,目前大部分电商并没有成熟完整的冷链渠道,在“双11”之后,生鲜产品的投诉纠纷势必成为争议的焦点。
生鲜大促的“冰与火”
“双11”刚一落幕,多家电商平台第一时间颁布。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生鲜下单量达到去年同期的6.6倍。顺丰优选宣布,今年“双11”生鲜冻品的销售额与10月份同期相比增长超过1100%、订单量增长超过800%......虽然北京市消协提前发出“生鲜食品最好避开高峰”的“双11”消费提示,但在“吐血价”的诱惑和“购物即狂欢”的催化下,“剁手党”们齐心协力,将猕猴桃、苹果等生鲜推到了多个电商平台的销量榜首。
尽管几乎所有平台都宣称已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配送准备,但“爆仓”之后,针对生鲜产品配送的纠纷和投诉立刻呈井喷之势。已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收到手的生鲜产品,新鲜程度明显不如平时。
实际上,由于配送成本高、物品损耗大,目前大多数电商难以实现全程冷链,即使在平时,也很难做到配送过程中真正的“保鲜”。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有媒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包括天猫超市、天天果园、本来生活、顺丰优选和中粮我买网在内的五家电商平台售卖的三文鱼、脐橙等生鲜,评测报告显示,天猫超市、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等3家电商售卖的三文鱼卫生状况不理想;68%的生鲜靠“泡沫箱加冰袋”送完“最后一公里”,遇上天气炎热或者配送超时,就会有冰袋化冻,生鲜变质的风险。而在堪比春运的双11面前,配送超时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生鲜品类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双11’这样的大促。”早在今年10月份,沱沱工社CEO杜非即表示,“不会参加今年的‘双11’促销”。对此,杜非解释称:“生鲜商品生命周期短,对冷链物流、配送包装要求高,大促爆仓不仅容易加大损耗,也容易发生物流环节的延误,伤害商品品质和消费者利益,而糟糕的购物体验对于生鲜电商的品牌也是一种伤害。”
冷链成熟为时尚早
生鲜在“双11”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巨头们对生鲜电商的重视,但冷链建设的短板,也成为整个行业的挑战和痛点。高效的冷链物流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不仅指送达速度的时效快和更新鲜的品质,而且意味着更丰富的品类和更出色的用户体验。
但是,高昂的冷链成本,让不少生鲜电商望而却步。市场上也尚未出现占有率绝对领先的企业,原因就在于生鲜商品的质量监控、冷链存储、宅配服务等物流体系、购买体验及配送服务不尽完美。
杜非表示,沱沱工社在大促前的“冷静”,正是建立在多年冷链建设的经验和思考之上。作为最早一批专注做生鲜的垂直电商,沱沱工社自创办初期就组建了自有的冷链物流,并在北京搭建了全程冷链宅配体系。一方面,沱沱工社通过自营农场、产地直采、自建冷库等方式加强对农产品的源头控制;另一方面,生鲜食材从采摘、多温区存储、加工、订单分拨,到末端配送,均采用专业的冷藏设备及冷链措施,使得食品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沱沱工社即将投入使用“全程新鲜度管理系统”,用户可在网上实时看到订单所处的位置和当时的温度。
另一面,对于实力不济的中小生鲜电商,京东于不久前开放了自己的生鲜冷链物流系统,针对批量寄递生鲜快件的商家推出专属服务。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双11”爆仓的持续,更多生鲜配送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单纯靠价格刺激消费的购物狂欢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生鲜电商品牌及口碑的建设。守住“最后一公里”,确保食品安全,才是生鲜电商良性发展的根本。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国对东盟中间品进出口前8月增9.6%
- 【江苏】审批流程优 大件运输畅 江苏制造强省建设加速跑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数字化赋能、发展跨境业务,中国邮政未来这样做
-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37号(关于启动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
- 【江西】今年计划报废老旧营运货车超8000辆
- 国务院发文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海运业有望获得更多保险资金支持
- 一图速览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要点
- 【河南】推出17条措施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台“数字大脑”如何“指挥”30000多个机器人?
- 我国将建立健全数字人标准体系 相关企业达114.4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