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1 09:45:15 万联网
编者按:2014年纷纷布局跨境电商物流市场的国内快递企业,2015年新年伊始开始向上延伸服务链条,纷纷押宝海淘业务——顺丰速运的“顺丰海淘”正式上线,圆通旗下的电商平台“一城一品”启运海外直购业务,韵达UDA也发力海淘业务。
国内快递市场虽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利润微薄使快递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跨境电商就是一个不错的蓝海市场。一方面,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服务链条,通过售卖实物商品,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快递订单,还能获得销售利润,而且有利于增强客户的粘性;另一方面,开辟跨境电商板块,可以加快本土快递企业“出海”步伐。这可谓一箭数雕。
不可否认,快递企业介入跨境电商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发展前景或许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快递企业介入电商领域有其物流配送和客户资源优势,不过,在电商经营专业性、销售能力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前些年国内快递企业也曾发力电商业务,成立电商平台,但是能坚持至今的寥寥无几,且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国际快递巨头的多元化经营也是围绕快递物流这条主线展开的,没有所谓的跨境举动。因此,涉足跨境电商,本土快递企业一定要慎之又慎。这要求其重新打造全新的系统,吸纳新的管理团队,或者通过收购的方式,介入这个自己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领域。
视点一:是馅饼还是陷阱?
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14年电商交易额,高达1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得力于电商的快速发展。所以快递的市场整合集中度要远远高于快运、第三方物流等其他物流市场。
然而即便如此,快递市场的发展并非我们外表所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据笔者了解,快递行业已经进入了激烈的恶性竞争的价格战中,今年尤为突出和明显,甚至出现了2.7元包全国的报价。加之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物流要素的逐年增加。“微利运营”已经成为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并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快递公司要涉足跨境电商行业,初衷应该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空间,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潜在的六大风险
这种为了生存而被动介入新型业务的策略,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此举背后的无奈和潜在的风险。
如果按一个正常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货物都是由快递公司承运并配送到客户手中,其实快递是将电商最复杂的环节都做了,所以快递做电商一定会有优势。理论逻辑没有错,然而笔者认为快递企业介入电商领域仍然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公信力问题。以前快递之所以可以为电商提供服务是因为业务的互补性,而快递企业一旦介入电商,势必与电商企业形成竞争。试问哪个电商企业会将自己的业务主体放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所以即使快递的电商平台取得成功,也会以牺牲原有的电商业务为基础。
第二,专业性问题,毕竟隔行如隔山,电商除了提供物流服务外,还需要做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货物的采购、资金风险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制度、流程完全不同于快递行业,也就是说快递行业的管理系统无法完全与电商平台共用,需要重新打造一个新的管理体系。且不说人才引进的成本和风险,就是初步磨合造成的潜在成本也是无法估计的。
第三,责任主体问题。单纯的快递业务是不对货物内部的品质甚至消费者的喜好负责。而如今做电商就不得不面对责任主体扩大的现实问题,同时由于货权转移,势必造成大量的预付账款的资金风险。
第四,逆向物流问题。快递的逆向物流只需要交给电商便完成任务,然而如果快递公司本身就是电商,那么对于巨大的逆向物流产生的库存消化问题将成为一块不可控的成本漩涡。
第五,电商行业本身的竞争问题。目前电商的市场进入门槛以远非当年,电商行业本身也已经处于逐步饱和的状态。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升级,如果继续用老的策略或者跟随别人的脚步将很容易失败。
第六,盈利模式的问题。电商行业与快递行业一样都是微利行业,快递是通过标准化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而电商面对的确是不断变化的个性化市场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客户体验扩大市场份额。这与单纯的从成本角度去考虑的快递运营思路大相径庭。
杜绝“老壶灌新酒”
然而两害取其轻,快递行业对于跨境电商的跨界竞争虽然风险重重,但是仍有其发展的意义。如果想要有效发展一定不能是“老壶灌新酒”的思路。只有重新打造全新的系统,吸纳新的管理团队,实现新的考核机制,并作充分调研市场研究,分清利弊,准确定位,策略性借助内部力量,深耕细作才是业务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或者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整合一家电商公司进行包装改造也是一条可以考虑的道路。零售行业的特性是微利却又充分竞争的行业。电商作为零售行业的一种新的业态更突显这种特性。所以快递企业选择跨境电商这个领域不要以一种淘金的心态或是自认为有优势的想法去碰触这个市场。快递企业只有将自己归零重新冷静分析才能真正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