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30 09:30:00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文韬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2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4%,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分项指数和行业PMI变化来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仍在持续,对物流和就业冲击较大,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制造业三重压力加大,中上游行业增速回落明显。但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相对稳定,中小型企业稳定性有所巩固。
物流和就业冲击较大。4月份,疫情对物流的冲击仍然较大,尤其是上半月内,物流运行受阻、物流成本高问题突出。下半月,由于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有序推进,物流堵点卡点逐步疏通,但从全月来看,物流不通畅有所持续。尤其是局部地区疫情较为严峻,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明显放缓。疫情还导致人员流动受限,就业受到一定影响。企业调查显示,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较上月大幅上升10.4个百分点至53.4%。从业人员指数为47.2%,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表明制造业企业正常上岗人数有明显下降。
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地缘政治冲突尚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对国际大宗商品供给和价格的冲击较大,加上疫情导致原材料供给偏紧,制造业原材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购进价格指数为64.2%,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仍处于高位,且连续3个月运行在60%以上。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连续3个月超过60%,企业成本压力持续较大。
制造业三重压力加大。4月份,由于短期因素导致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人员上岗困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制造业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压力加大。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至44.4%,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6.2和5.6个百分点至42.6%和41.6%。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至40%以上,创2021年以来高点。由于国内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较大,企业对后市预期也继续转弱,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至53.3%。
中上游行业增速回落明显。从行业PMI来看,短期因素对制造业产业链中上游行业的影响较为突出。4月份,长三角等多个地区内疫情散发,这部分地区是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重镇,受疫情影响,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比较典型的有汽车行业。上游基础原材料行业增速也因市场需求收缩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回调。装备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至45.8%,基础原材料行业PMI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至47.3%,两大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明显下降。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相对稳定。4月份,虽然短期因素影响较大,但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发挥较好抵御疫情风险能力,实现持稳运行。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仍保持在50%以上,其新订单指数虽下降,但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显示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供给稳定回升。同时,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生活物资保障工作,重点保障疫情地区物资稳定,促进相关物资产销衔接。在这些政策的支撑下,消费品制造业保持相对稳定运行。消费品制造业PMI为48.4%,虽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但较制造业PMI高出1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医药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都呈稳中有升发展势头,较好保障了居民生活刚需。
中小型企业稳定性有所巩固。4月份,虽然短期因素影响持续存在,但在各级政府积极施策保市场主体,尤其是切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有所巩固。中型企业PMI和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5%和45.6%,均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降幅低于制造业PMI,且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降幅都低于制造业整体的供需指数降幅。
综合来看,4月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随着我国持续压实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货运物流保通保畅部署,充分实施能源保供增供举措,短期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弱化,经济有较快恢复基础。而且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稳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全面加强,后市经济具备更强的回稳动力和更大的回升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