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14 09:36:42 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11月1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出席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怡亚通在深圳同举办的“供应链改变中国——‘供应链•新流通’商业生态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致辞。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曹德荣、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纪青代表政府部门为大会致辞。论坛期间,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金融界、学术界、各行业企业高管、专家共逾1200人与会,对新形势、新时代的供应链未来创新发展展开一场深入的研讨。
何黎明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供应链实践与创新的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层级不断地深入,水平不断地提高,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其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传统供应链的“链式”运行模式已经被颠覆,供应链的运营从“串联”改造为“并联”,已经逐步从“链式”的传统供应链体系升级为“网状”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当今时代的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与服务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它体现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强调供应链协同整合、创新优化、价值创造、绿色共赢的功能特征。供应链是以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组织模式,其应用范围已经从企业、产业之间,逐步延伸扩展到城市、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协同整合以及互联互通。
何黎明认为,从应用范围上看,供应链可以分为企业微观供应链、产业和城市中观供应链和国家宏观供应链。在这三个层面中,企业供应链是基础,大多数世界500强的企业都把供应链战略作为发展的主要战略,并在发展竞争中获得优势;产业与城市供应链为重点,产业供应链关键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打造优势产业,包括一、二、三大产业的诸多细分产业,城市供应链着眼于推动城市供应链的发展,重视示范城市的开展;国家供应链是核心,要把整合全球资源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取得全球竞争的优势。从国际上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的发展,并已经将供应链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模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较好地发挥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是全球供应链重要中心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和供应链的蓬勃发展,电商、物流、采购、快递等业态融合交叉不断创新发展,正从产业供应链到平台供应链、供应链生态圈演进升级,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不断创新,技术不断进步,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都为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了61个千亿级产业、161个500亿级产业和数以千计的百亿级产业,这些庞大数量级的产业,通过供应链的协同整合与牵引驱动,将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和超级城市圈,紧密连接全球其他世界级产业集群和超级城市圈,最终形成超越传统疆域的超级版图。
何黎明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经济运行效率不高,供应链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短板,成本和库存居高不下,许多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处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中低端,但少数新兴产业如电商供应链等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根据2016年世界银行银行发布“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LPI)”排名,我国排在第27名,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供应链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也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今年,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我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迎来新时代的元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关工作。十九大报告和《指导意见》是指导我国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我国供应链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性抓手,是引领全球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凸显出供应链重大战略意义。
何黎明提出,下一步要重点围绕发展供应链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积极加快现代供应链理论体系建设。二是加强《指导意见》的正确解读和宣传,建立供应链推广的长效机制。三是积极参与由商务部牵头的多部门组成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四是加快推动现代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担负起行业公共服务的职能。五是积极参与供应链专家委员会和供应链研究院的建设,形成国家供应链智库。六是积极推动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和信息体系、评价体系工作推进。七是加快供应链指示体系推广和职业培训,积极参与推动供应链学科建设,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八是进一步深化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正处于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阶段,供应链发展也将呈现明显的时代发展特征,供应链是一个国家各门类及产业集群的生态体系,能将供给侧和需求侧更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有效率,提高经济运行逆周期弹性和创新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供应链特征充分体现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载体,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
展望未来,特别是“十三五”以及今后一段时间,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供应链迎来了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特别是像广东深圳等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注重引导、企业积极应用,代表着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现代供应链,不断促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价值的创造实现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在各行业、各领域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对我国供应链下一阶段供应链发展呈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何黎明指出,一是创新升级。现代供应链是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的新动力,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产业组织创新、协调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产业供应链互联网体系,拓宽产业边界,促进产业融合,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现代供应链可以有效引导生产模式,适应消费者和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升级需求,全方位推动创新升级。使供应链不仅仅是成本中心,更有望成为利润中心,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协调升级。协同整合是供应链的根本目标,目前我国形成大量的产业集群,我国有关部门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等相关试点的引导下,供应链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群间正在逐渐实现互相联动,协同一体发展,逐步实现跨地区、跨产业、跨部门的均衡发展,通过发展现代供应链更精准的把握客户需求,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水平,让企业和供应商形成价值网,构建互联互通的产业生态体系,共同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绿色升级。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绿色供应链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绿色低碳供应链将成为必然的选择。预计未来几年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等全程绿色供应链将得以加快推广和应用。绿色供应链将立足于长远,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协同共享,积极降低能源耗费和碳排放,从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为整体生态视角,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放升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自贸区试点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去步伐,促进全球供应链快速发展,通过全球供应链互联互通,带动全球贸易的便利化,形成高效运作全球供应链体系,全球企业和产业供应链的目标应从“短期局部性改善”提升为“长期根本性变革”。加大对长期转型升级的投入,构建互联开放的全球供应链生态系统,打造全球的竞争优势。
五是平台升级,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先行经济模式发展,客户需求、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将发生诸多变化,商贸流通业供应链多业态融合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加深入应用。供应链朝着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进一步发展。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还可以对供应链运营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构建不断优化的端到端的供应链应用平台模式地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在本次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会长、怡亚通集团董事长周国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胡大剑、上海银行总行副行长黄涛,工商银行甚至分行副行长姚玉平,飞利浦大中华区健康生活事业群总裁,钟鸣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翟峰以“新流通• 新生态”为主题展开对话交流,用思想碰撞出新的思想高度,用智慧激发出新的智慧成果,指点时代动力,擘画宏图远景。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任豪祥出席2024物流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
- 中物联推荐的专家获聘担任IFPSM GS认证项目的全球评审专家
- 关于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26)《低温仓储作业规范》国家标准宣贯活动的通知
- 蔡进在2024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 央视报道:我国正加快构建供应链国家标准体系
- 中物联发布《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3-2024)》,解读供应链发展五大关键词
- 第五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在厦门召开
- 央视报道:国际市场话语权上升 我国加快构建供应链国家标准体系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4.9.13)
- 何黎明一行调研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 2024首届港航供应链发展大会暨第一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