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31 13:09:33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蔡进在第四届全球供应链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突破地域或疆界限制,不断追求人类的互联互通。早期人类通过贸易手段寻求人类的互联互通。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互联互通的范围和程度都有了飞速发展,不仅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通过互联互通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带动了全球贸易、投资、金融、科技、人文的发展和融合。可以说,未来的全球化发展的方向,是基于互联互通的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突破疆界和制度限制,进而带动全球经济繁荣和文化融合,使世界逐渐趋于大同。
一、供应链是互联互通的必然产物
今天全球都在关注供应链的创新与实践,说明供应链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推行供应链组织模式,发展到今天,这种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在中国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我个人理解,供应链之所以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归根结底是互联互通发展的需要,是全球互联互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们不是为了做供应链而做供应链,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全球的互联互通。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不断追寻互联互通的历史进程。比如我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就成就了我们今天家喻户晓的互联互通的“丝绸之路”;明代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客观上也成就了海上互联互通的发展之路;15世纪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为今天全球互联互通链成一体做出了巨大贡献。发展到今天,全球修建了一百多万公里铁路,几千万公里的公路,成千上万个航空港,遍布全球的港口,乃至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等等,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追求人类的互联互通。千百年来,人类不断有摩擦,甚至不断发生战争,彼此封锁,彼此竞争,但人类互联互通的进程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而势不可挡,发展到今天,人类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加互联互通,也更加迫切需要全球的互联互通。
我们说互联互通,有三个维度去考量。第一个维度是空间的维度。小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要互联互通;企业和企业之间也是需要互联互通的;空间再大一点,产业和产业之间也要互联互通;空间更大一点,地区之间,省际之间要互联互通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家之间更是需要互联互通。
第二个维度就是功能维度。互联互通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是物流和经济的互联互通。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互联互通至少有这六个功能领域:第一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各国经济的全球性。如果没有互联互通,我们现在这种全球化的生产和全球化的产业是不可能实现的。以汽车产业为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德国、日本生产一辆车,其原材料和零部件都是来自于几个国家甚至十几个国家。没有互联互通,实现不了这种生产的全球化和经济的全球性。第二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全球贸易的便利性。我们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了全球贸易的便利化。中国在一百多年前是闭关锁国的,基本没有全球贸易。仅有的一点鸦片的贸易,也都是祸害中华民族的。在这一百多年里,在反复的摩擦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到2016年中国的贸易额已经发展到了24万亿人民币。全球也是如此,不断地有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但在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全球的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互联互通推动了贸易的便利化,让全球的贸易发展得更好,全球贸易的便利性本身就是互联互通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协同性。尽管发展到今天,一个互联互通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一个在互联互通发展基础之上的全球金融对话机制与协调机制开始形成,在协调的过程中,使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流动更加通畅。唯有互联互通才能做到这一点。第四是互联互通表现在全球投资的有效性,或者说投资的高效性。互联互通克服了投资盲目性,反过来就能够提高全球投资的有效性,彼此是衔接的,形成了投资利益多元化,是能够创造价值的。第五是互联互通表现在人文交流的常态性,或者是经常化。没有公路、铁路、飞机,没有互联网,人员流动不起来,文化的流动也很困难。有了互联互通,文化、人文之间就能够交流起来,而且能够成为常态性的一种交流。第六是互联互通表现在科技的融合性。在互联互通的前提之下,科技创新是全球共同的行为,科技创新的成果也为全球所共享。因此互联互通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它包括经济、贸易、投资、金融、科技、文化的互联互通。
第三个维度就是水平维度。随着人类互联互通不断发展,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互联互通由最初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发展到在整合基础之上实现空间与功能层面的优化,再在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空间与功能层面的协同。随着协同的空间与功能领域不断扩大,不断延伸,必然又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由传统的修铁路,修公路发展到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互通更加智能,更加智慧。互联互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整合、优化、协同、智能智慧不仅反映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的程度与水平,也是互联互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发展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互通是一个组织过程,必须要有一种组织模式来实现。有一本书叫《超级版图》,就提出互联互通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另一个方面就是互联互通必须要有一种组织模式才能实现上面提到的功能效应。这种组织模式就是供应链。供应链是全人类共同寻求互联互通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组织模式。甚至有人说谁把握了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全球的互联互通。从这个角度来讲,供应链是互联互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你有多大跨度的互联互通,你就有多大层面的供应链模式。企业和企业要互联互通的话,企业之间就要建立供应链;产业之间要互联互通的话,就必须建立产业供应链;地区和国家之间要建立互联互通,要实现全球化的话,就必须要有全球供应链。这就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我们说互联互通有三个维度,供应链的创新与发展也要从空间、功能、水平三个维度来考量。
二、把握供应链创新与发展的本质
互联互通离不开供应链,互联互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供应链组织实现的,如何做好供应链更好地推进互联互通发展与实践,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去把握的。
第一是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基本理念。供应链是为了互联互通,所以供应链的基本理念一定是“包容、开放、共享”。供应链跟我们现在的竞争理念不一样。既然是互联互通,就必须要包容;既然是互联互通,就必须要开放的;既然是互联互通,彼此之间就一定是共享的,而不仅仅是竞争的。如果说彼此之间仅仅是竞争,没有合作和共享,就不可能形成供应链,推动互联互通的发展。这也顺应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潮流。人类在推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思想潮流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不说远了,人类一百多年来,从一战到二战,人类形成了战争思维。彼此相互残杀,十分残酷。二战以后人类开始反思,人类不应该这么残酷,而需要寻求一种安全环境。所以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由战争思维转变为冷战思维。这种冷战思维只顾自己的绝对安全,而不顾他人的需要,采取强权政治,推行霸权主义。在军事彼此搞军备竞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体“华约”、“北约”。而这种冷战思维延伸到企业发展的就形成了竞争思维;到九十年代以后,大家都觉得,彼此之间的竞争是人类的一种内耗,长久不了。于是人类开始摒弃竞争思维,而是寻求和平的环境,寻求合作的机会。我把它叫做“合和思维”。体现了包容、开放、共享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后来在互联网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了“包容、开放、共享”的新的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这种互联互通的思维就是供应链创新与实践的基本理念。所以,供应链是摒弃单一的竞争理念,提倡包容、开放和共享的理念。而且这个顺序不能变:不包容就没法开放,不开放就没法共享。现在有些专家学者,包括一些企业家提出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是为了重塑竞争力,这种认识有所偏差。当然,我们说供应链摒弃竞争,不是说现在就没有竞争了。有时候竞争甚至还很激烈。但竞争之后的结果是推动包容、开放、共享的程度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阔、水平更加提升。就像全球互联互通,越是有摩擦、越是有封锁,越是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战争与和平也是如此,有时为了和平,不得不通过战争来实现。
第二是要把握供应链创新的关键。供应链创新的关键是整合和优化。通过供应链去整合资源,包括客户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流资源等。整合资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占有资源,而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分享,这也是关键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供应链中谁拥有资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使用资源,是不是实现了共享。然而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堆积在一块,而是要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要进行优化,包括布局的优化、资源的优化、流程的优化等等。通过整合和优化,使得互联互通更加具有效率,更加具有能动性。因此,把握供应链运作的关键,就是要做好整合和优化。在整合中实现共享,实现优化,在整合和优化过程中实现效率的提高,增强互联互通的能动性。
第三是要把握的是供应链创新的核心。当前来看,特别是在中国做好供应链的核心就是协同。无论互联互通的规模有多大,最重要的是协同。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键就在于不协同。比如产业和产业之间不协同,产业彼此之间就会产生结构上失衡,就会形成产能过剩。地区之间也一样,也要协同发展。我们说供应链协同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运行层面的协同,二是管理层面的协同,三是战略层面的协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使得互联互通更加有序高效,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基本目标。供应链的基本目标就是互利共赢,建立“利益共同体”,从全球来讲的话就是“命运共同体”。供应链创新与实践不仅是着眼于自己的利益,最终目标应该是要实现供应链所有参与者互利共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降本增效”。国务院去年发布了文件,今年以来,各地区都在做 “降本增效”的事情。许多地区,许多行业都在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形成利润空间,这是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二通过供应链创新降成本,不是过去那种通过压低价格,一方让利,另一方得利的传统方式,而是通过供应链的整合、优化与协同服务,来一揽子降低供给侧各个环节的成本,所形成的新的利润空间由大家共享。降低成本也是有限的,物流成本也不是无限的降低到越低越好。当成本降低到不可再低的程度,供应链的功能就由“降成本”转变为“控成本”,把成本控制在一个适度合理的空间。这个适度合理的成本水平,就是在供应链平台上,所有供应商和客户都是有利可图的。如果供应链平台上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家企业出现了亏损,整个供应链不仅不是要降低成本,而是需要提升成本保证这个企业也能盈利,这样供应链的整体的运作才能够畅通无阻、更加协调持续。所以说,这个适度合理的水平就是要保证互利共盈。可见供应链的目标就是互利共赢,建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互联互通发展的目标。
第五是一定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这就是智慧化、智能化。供应链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产业和产业之间,发展到全球供应链的时候,还是用传统技术、传统的装备、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可能实现。必须用先进技术的手段,用新的技术去创新供应链模式,才能适应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包括供应链全球化的发展。所以供应链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智慧化、智能化。这就必须要和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与人工智能、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一起来推动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使互联互通真正能够在供应链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过程中成为创新驱动、智慧驱动的互联互通。
第六是要把握住供应链创新的本质特征。发展供应链的本质是价值创造,而不是现有利润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当今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供应链价值创造的本质一定要体现出来。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看,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靠扩大经济规模,获得规模效益,这是第一阶段,也叫规模扩张阶段。2008年以后,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也叫转型升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规模效益的空间越来越小,路子越来越窄,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模式创新,来提高整个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的效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形成利润空间。我国目前转型升级正处于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也叫创新驱动,创造价值。就是要通过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和供应链创新相融合,通过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资源,创造新的价值。一定会让供应链产生新的价值。做供应链是为了创造新的价值,使得人类社会在互联互通基础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新任职负责人集体谈话会
- 2024年现代物流报社年会暨供应链出海发展趋势论坛在京召开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成立
- 杨国栋:培育一流现代供应链服务品牌 助力高质量供应链出海发展
- 《2024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竞争力报告》发布
- 关于发布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名单的公告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29期: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宣贯
- 崔忠付主持《农业机械流通服务要求》国家标准审查会
- 贺登才:AI赋能科技创新,助力全社会物流降本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